董馥梅没想压婆家一头,但也没想要当牛做马。倒不如一开始就弄得‘门当户对’,你下了多少聘,我还多少陪嫁,清清楚楚的对谁都好。
董馥梅的嘴皮子就是个会说的,说了一通后陈宝珠就认为她说的对了,也不觉得自己是要‘抢’姐妹饭碗了,而是替她‘守’饭碗。
陈宝珠家和她公婆家分家有大半年了,但当初分的东西就不多,因夫妻都是勤奋人,小家维持的不算艰难,却也没能存下积蓄。
要她拿出钱来买机器就很困难,更别说还要学技术了。
学技术是要花钱的,得交学费。就算董馥梅没打算要,陈宝珠要是不给她自己过不了自己那关。
对此,董馥梅也想了个招。她把东西和技术先给了陈宝珠,陈宝珠现在一毛钱都不用给她,等她学会织布去供销社换了钱后,不管赚了多少都得给她一层。
“……我这技术值多少,可就得看你了,你要是学的好卖的多,我可是赚了。”
“这怎么行,我要是学不会卖不了钱你不就亏了吗!”陈宝珠对自己没多少信心,学门技术至少要两三百块钱吧,而且她学的不仅仅是织布,是纺线、织布、染布一整套!加上机器、大缸啥的,没有五百下不来。
这么多钱呢,她多久能赚回来,只拿出一层利给董馥梅,董馥梅又要多久能拿回本,这些陈宝珠心里都没数,就有些慌,觉得这么做会亏了董馥梅。
“你要是卖不得钱不就说我这技术没什么用吗,那也就值不了多少钱不是。要是我这技术有点用就亏不了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都这么相信你了,你要是不相信你那就是不相信我!”
董馥梅都这么说了,陈宝珠终于还是决定要学习董馥梅的纺织技术。
当天下午,众人都去上工的时候,董馥梅和陈宝珠就把那些机器、大缸都搬到了陈宝珠家。
机器可以拆了分批拿过去,大缸就重的很,要两人抬才行。这还是两家离得近,要是远了,就顾不得会闹出大动静,得在人们下工后让肖保荣来搬。
艰难的将东西都移到陈宝珠家再拼装好,当天下午,董馥梅就开始教她怎么处理原材料……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白天得了空,董馥梅都会去陈宝珠家教她手艺。陈宝珠本来也是个经常出去听八卦的。现在为了尽快将钱赚回来,每天都不出家门了,董馥梅没在时,自己也在不停的练。
用她家两个臭小子的话来讲就是:妈妈疯了!
……
日子悄然又走过大半个月,陈宝珠终于初步掌握了织布技术。就是技术还不大好,织出来的布不那么细密,是最低等的土布,供销社一尺四布幅一尺一毛收都算多给的那种,还得再多练练。
陈宝珠还在练着她的织布技术,董馥梅把家里明面上用不上又不好带的以及她数据转移前肖家原有的东西慢慢清了个干净,换来的钱都和那意外得来的八千六百块钱放到了一起。
等周显义拿着组织批准结婚的批条回来时,她家里剩的也就是粮食和自己后来置办的要用的东西了,都是可以带去城里的。
当然,她面上可不会做的太一毛不拔,肖家的东西是没留,但她带了一套新被面和新的十二件碗碟做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