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和一家省吃俭用,盖完房子,然后又回到解放前。
一楼特意留出来一个大门面,百十来平,开了一间超市(包含后面隔开的小仓库)。再有一小间,是小厨房兼小客厅与小餐厅。用一道门与超市连接着。能照顾生意。
石桥村也不只是一家超市,连沈家有三家超市。
借了沈清和大伯家不少钱,如今一家人还在还债。
日子也过得有些紧巴,沈爸爸沈妈妈是那种欠债睡不着觉的人,欠债的两年,一直压缩家里的开支,可家里再困难,儿子每个月一千的生活费,一分都不少。
吃过晚饭,一家三口坐在小客厅烤着电火,说着话。
晚上一般守到□□点,才关门睡觉。
“儿子,你早点上楼去休息,别管我们。”
沈妈妈看看时间,已经是七点半,忙让儿子先上去休息。
“也行,你们俩也别守到太晚。”沈清和想着先上楼洗澡洗头。
二楼是沈爸爸沈妈妈他们的地盘,三楼是沈清和的私人天地,比城里的别墅可不差。
建造时的布局,还有装修的风格都非常好,沈清和很喜欢。
哒哒的上到三楼,先把行李整理好,放进衣柜中,拿好衣服进到浴室。
再出来,沈清和坐在房间的靠后院的飘窗上打坐修炼。
不少木灵气被牵引来到沈家,在农村,灵气要多很多,原本到练气三层临界点的沈清和,顺利的晋级练气四层。
刚跨入练气中阶,攻击的法术已经可以学,他是火木双灵根,也是炼丹炼器最好的灵根,同时也是灵植师最好的人选。
早六点,沈清和就起床,洗漱好,悄悄的下楼。
在一楼的小厨房,淘米煮粥,还有和面做煎饼果子,虽然是北方的吃食,可如今信息时代,南方一些人家也会摆弄北方的吃食。
特别是早餐,不少人家都会偶尔做点北方的餐点。
沈家有四个厨房,一二三楼都有,还有后院有个单独的两间偏屋,一件老式厨房,里面是烟囱大灶,隔壁是杂物间。老式厨房是家里摆酒的时候才用。
六点半,沈妈妈起床下楼,才发现儿子已经在厨房做早餐。转身擦擦眼泪,才转过身来。
“儿子,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吃完早餐,我想去道观看看。”
“道观啊,唉,魏道长去世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已经荒废喽。”
“我去打扫打扫卫生,顺便去师傅坟前拢拢坟,清理清理。”
“去吧,已经能拢坟了,给他拢拢坟也好,你师父以前待你那么好,等明年清明给他立块碑。”
“好。”
魏道长是以前的守观人,他的师父据说很厉害,魏道长是孤儿,是他师父养大的,后来遇到一段特殊岁月,魏道长的师父就在道观的旁边搭了茅屋还俗。
把一身本事交给了魏道长,据魏道长说,他资质差,没有学会师父的真本事。
成为原身的师父,是因为原身自幼父母不在身边,身体又弱,常常生病,原身的爷爷和魏道长关系不错,就求他帮忙。
一来二去熟悉了,不知道最后怎么就让原身拜了魏道长做师父。
师徒俩常常窝在一起,外人也不知道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子时常窝在一起说什么做什么。
开始时还有人叽咕,后面已经见怪不怪,也没有看到原身没有展现什么与众不同,村里的人也不再关注。
吃过早饭,给在县城的爷爷奶奶打了电话,沈清和背着两把竹扫把一把棕扫把,一个簸箕,还有水桶抹布还有锄头铁锹,从后院的后门出去,走田埂小路上山。
田埂上不少抄近道的叔叔婶子们,沈清和背着拎着东西,一一打招呼。
“小和,又去道观啊?”
“嗯,吴婶上街买东西啊,去我家买呗。”除了问都知道的,顺嘴还给自家超市拉客。
“小东西,还学会拉客了。知道,去你家买。”
“谢谢吴婶。”
道观占地有几亩大,一些屋子都是后来翻修的,几十年前早就被一些激进分子推倒。
如今,村里的干部,过一段时间就让附近的人开开门,所有的屋子都打开,通通风,村里一年给道观做一次大扫除。一般是清明节给道观打扫卫生,年底家家户户都没空,谁会想到道观。
沈清和先给师父拢坟,花了半天的时间,一个人吭哧吭哧的做,中午都没有回家。一直在道观里打扫卫生。
一直干到下午五点半,天已经黑下来,他才背着锄头铁锹回家,扫把水桶抹布都放在他以前住过的屋子里。
他是除了村干部以外,唯一有道观钥匙的人。
回家走大路,从中街的十字路口绕回去。
刚走到中街,就遇到廖八,也从大学回来了,站在他家大门口正在和邻居家的孩子以及一些成年人吹牛。
“知道什么是觉醒者不?”
所有人齐齐摇头,“不知道。”
“唉,农村就是这样,有网络也不如城里,更不如海市那样的大城市。”
廖八考的是海市一所二本,唯一值得吹嘘的就是那所大学在海市。
吹嘘的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眼就瞄到宽阔街道上的沈清和,“沈清和,告诉大家伙儿觉醒者是什么人?”
“我回家吃饭,不得空。”
沈清和不愿意参与廖八的吹嘘大业,原身一向不喜欢廖八,小小年纪一幅势利眼。
“切,看看你,一点也不像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暮气沉沉,回来就上道观去。”
“你也别吹牛,还在保密阶段呢?”
虽然不喜欢他,可沈清和还是善意的提醒他一句。
“知道,知道,我就是随口说说,也没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