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霍云微笑道:“不仅仅是陛下,徐先生和徐小姐也会觉得奇怪,为何和谈不可行?那就让臣来告诉陛下,根本原因就在一点,因为这场仗是迟早都要打的,他们与大夏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所以我们就是在问,为何这矛盾无法调和?”皇帝疑惑道:“即便真的无法调和,那拖延一点时间还是可能的吧?现在,大夏最需要的就是调整的时间,我们负担不起三线的同时作战。”这一点他深有体会,因为这段时间他看到最多的并不是关于战事的奏折,而是那些写来诉苦的奏折,现在正值冬日,粮食本就难征,一下子要得多又急,各地官吏只能纷纷上折要求朝廷宽限一些时日。
“不,”霍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兵部对这场战争的前景预想的太过悲观了,虽说事先想到最坏的结果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是,正因为这场战争,大夏要面临很大的压力,我们才不能给自己太多压力,越是关键的时候我们必须让自己放轻松,否则这压力会把我们自己压垮的。”
皇帝叹了口气,皱紧了眉头,道:“即便是这样,困难还是没有改变,西、南、北三线的敌人总兵力预计将有一百万,大夏该如何面对这么多敌军?”
“一百万又如何?”霍云昂起头,极有自信道:“两年前四境战事蜂起时、魔族重兵压境时,哪一次不比这次更多?莫非陛下自己都没有必胜的信心么?”
“并非是朕没有信心。”皇帝道:“而是大夏经过驱魔战争,国力已经大为衰弱,如此情势之下,我们很难应对万全!”
“那就不需要万全。”霍云紧盯着皇帝,道:“陛下此时最应该做的,是下一道圣旨,向大夏子民昭示此次国难危机,痛陈敌军之患,激起夏朝子民一致对外的愤慨,此时,大夏的军民需要的正是这种心理优势。”
“可这样会有所不妥吧?”皇帝很是担心,他怕的是如果将真相说出去,民间会陷入慌乱。
“如果只是一味的告知他们真相,民众自然会手足无措。”霍云知道皇帝担心的地方在哪里,“但是,只要有人能够引导他们,只要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此时该做什么,那么慌乱很快就会被控制住。”
皇帝眯起了眼睛,问:“你说的引导是指什么?”
“就是一种宣传手段。”霍云道:“我们要让百姓们坚信,是敌军忘恩负义,忘记了是大夏的军民们辛苦付出才换来了人类世界的平安,而如今,他们却放过来进攻我们。我们要让百姓们坚信,他们是正义的一方,让他们从心理上占据制高点,这样对未来才会有强烈的信心。”
皇帝有些明白了,驱魔战争,夏朝付出了沉重的伤亡,无数的孤儿寡母都还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知道,他们的丈夫、儿子和父亲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战死的,他们痛恨的对象只是魔族。可是现在,那些明明跟他们没有关系,却受到他们庇护的人却要杀死他们留在世上的亲人们,这种如禽兽般的行径无疑会让百姓们无比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