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酱本来就不多,她原是想待会儿自己也吃上一碗面,然后剩下的给张大牦带到工地里吃的。
工地干活非常累,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每次张大牦回来身上都要褪一层皮,他喜欢这辣椒酱让他带过去,至少吃的舒心点。
眼看蔡红梅有点舍不得,那人又说道,“张家妹子,就加一点,哥几个也不是那贪小便宜的,我看你这辣椒酱里还有肉,我多加一块钱你看成不?”
蔡红梅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当即说道,“瞧你说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过就是一点家里做的辣椒酱,加什么钱。”
说着,蔡红梅就给那人加了一勺子,远远的香味比较淡,还能忍得住,这凑近了,那香味,不摆了。
那人立刻拌开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隔壁桌的兄弟见那人吃的太香十分好奇的问道,“怎么样啊,好吃吗?”
“嗯嗯。”那人舍不得放下嘴里的面条只是不断点头,这更勾的他们受不了了,纷纷拿出一块钱,要求蔡红梅加辣椒酱。
这开了头了,就由不得蔡红梅拒绝了,否则就是看不起人,没办法蔡红梅就都给加了。
这一吃就停不下来,“大妹子,再来一碗!”
“我也要!”
慢慢的吃面条的人越来越多,这大家伙都传开了,本来不多的辣椒酱很快就没了。
先来的吃上了念念不忘,还想再吃,后来的没吃上,看别人的架势更好奇了,纷纷让蔡红梅去家里拿。
蔡红梅这个苦笑,“大哥,我也不瞒你,这辣椒酱是我侄子做的,本来就是家里吃着玩的,就这么多了。”
张大牦也帮腔道,“本来我还想带工地上吃呢,这下也没了。”
“我说你们两夫妻真不会做生意,有这么好吃的辣椒酱还去什么工地。”那头一个吃面的寸头男说道,“你回家去多做点这辣椒酱,以后卖面,保准生意红红火火。”
“是,是吗?”蔡红梅脑子还有点转不过弯,她看了看张大牦,“要不,咱们试试?”
张大牦看着排起的长队和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要不我们回去问问阿允这辣椒酱是怎么做的。”
“那感情好!”寸头男继续说道,“只有有这辣椒酱,你在这卖一天面,哥天天来吃!”
旁边吃到的,没吃到的人也附和道,“我们现在就预定晚上的。”
寸头男推了张大牦一下,“大哥,赶紧收钱记下来啊!”
“好好。”张大牦迷迷糊糊的开始记账,他只有小学文化,写的慢,很多字还只能用拼音代替,大家也没催他,依次排队交钱。
张大牦蔡红梅又买了点肉回了家,这才觉得没对啊,怎么就被人三言两语忽悠的要做辣椒酱了?
可是都已经收了钱了,可不能食言而肥。
两人又急冲冲的去学校找宋允。
而此时,做完课间操的宋允拦住了校长,“校长,我想参加一个月后的中考。”
幸好原身本来就名列前茅,就算被老师知道宋允提出这个要求也只会觉得他有点自视甚高,不会怀疑他变化太大。
校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精瘦男人,说实在话刚分配过来的时候有点理想主义的热忱,准备大干一场,时间长了,升迁无望,热情早没了,开始浑浑噩噩度日如年。
校长看到宋允眼睛里的干劲,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有志气,不过孩子,咱们村里你成绩是很好,可是在县里市里是不够的。中考的卷子是省上出题。”
他也不想打击孩子啊,可是事实如此,他们这个学校一年到头能有几个考上初中的?
宋允也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是仍旧坚持说道,“校长,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让我做一份往年中考的试题。”
“孩子,加油。”校长显然不想和不切实际的宋允纠缠,宋允没办法只好跟着他,然后开始背初中数学定理,甚至高中物理定理。
渐渐的,校长由一开始的不相信到惊讶到震撼,“你才十三岁怎么能学会这么多?”
宋允羞赧的摸了摸后脑勺,“我是看家里的书学会的。”
这点宋允没说谎,家里确实有一些初高中的书,是张大牦的女儿张夏丽留下的旧书。
原身的父亲考上大学后就消失了,所以书也留下了。
宋允昨天翻了一夜,就是想了解这个世界初中高中学习课程的区别。
“光看看就会了?”校长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以为宋允只是单纯的背下了,带着他到办公室拿了一份往年的试题给他。
语数外物化,五门只用了短短两个小时。
除了没写作文,全满分!
这是什么水准!
天才啊!
他们学校竟然出了一个天才!
校长突然觉得他前途的转折点来了,立刻拍板同意让宋允当即转入了初三一班。
等张大牦和蔡红梅来找宋允的时候,初一二班已经没这个人了。
两个人在教室外站了很久,不由得怀疑是不是自己记错了班级。
等到了下课,两个人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也认识两人,说道,“你们是找宋允吧,他在初三一班,我带你们去。”
张大牦蔡红梅面面相觑,难道他们不是记错了班级,是记错了宋允的年龄?
他们也对孩子太不上心了吧,孩子都读初三了,他们还以为还在读初一!
两个人内心深深的感到自责。
直到班主任赞叹的说道,“宋允这孩子原本就聪明,没想到这么聪明,今天居然通过了校长的测试直接跳级到了初三,再过一个月都可以参加中考了!”
!!!
三个叹号也无法表达张大牦和蔡红梅内心的震惊。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想着:宋允这孩子以后是有大出息的啊!
班主任带着两个人找到了宋允,此时宋允已经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宋允早就知道辣椒酱会受欢迎,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他立刻就把方子写了下来,并且特意叮嘱了张大牦和蔡红梅两口子量多量少的区别,这才回去上课。
张大牦蔡红梅感激的收下,立刻回去准备材料,原来光有肉还不够,要买的东西还多。
一直忙活到下午,张大牦和蔡红梅连午饭都没吃,炒了慢慢两大盆辣椒酱,开着火三轮来到了村口。
面摊刚刚支起来,两口子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一直忙活到晚上□□点,两大盆辣椒酱没了,两口子才收摊。
张大牦在前面骑车,蔡红梅眉开眼笑的数钱。
“我的个乖乖!”蔡红梅激动的大叫,“这才一个晚上就赚了四百多呢!”
这还是抛去了材料费的净利润!
张大牦一天在工地上累死累活也不过200多,这可真是太赚钱了!
张大牦蔡红梅回到村子里居然发现了宋允给他们两口子热在锅里的饭菜,心里一阵暖流,这孩子没白疼,现在赚了钱了,明天早点收摊给孩子多买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