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穿着明军军服的人,正是张定国他们伪装的。
张定国道:“他们走水路,肯定是要去凤洲圩交易,我们干脆去凤洲圩动手。”
“为何大哥如此肯定他们会在凤洲圩交易?”张能奇问道。
“很简单,杭埠河太小了,粮食的大船无法进入,只能到湖边的凤洲圩。三弟、四弟,你们回去召集老营骑兵,我继续盯着他们。”张定国对张文秀和张能奇下了命令。
张文秀和张能奇带着几名斥候哨骑离开了,张定国带着十多名亲兵,很干脆的从树林中出来,骑着马沿着杭埠河往下游行走。即便是遇上官兵盘问他也不怕,张书恒他们早就帮他准备好了假腰牌和假文书。弄个以假乱真的假身份,对于张书恒他们来讲是小事一桩。
凤洲圩,是杭埠河流入巢湖的入口处,此处设有河堤和船闸。郝效忠的船队抵达凤洲圩,守卫河堤的官兵打开船闸,让郝效忠的船队进入巢湖。
船队进入巢湖,并未驶入巢湖深处,而是停泊在凤洲圩湖边一处码头上,郝效忠在这里等候粮商的船队到来。
傍晚,湖面上出现了一支船队,缓缓驶入凤洲圩港区。
“程掌柜,您怎么亲自来了?”见到一艘大船上走下来的程量入,郝效忠连忙迎接上去。
程量入可不是普通人,是明末清初两淮最大的淮安运河商人,是盐商和粮商,能在运河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家伙,背后的后台不小,漕运总督衙门、南直隶、应天府、各处军队都有关系。这个家伙后来在明亡之后,满清统治者来了,他一样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因为清军入关以后,这些没有下限的商人一转头就投靠了清军,给清军提供粮食。
假烟的生意,也有程量入的一份,虽然他自己不参与生产假烟,但他通过从刘良佐和左良玉手中提货,再转手高价贩卖出去,从中获利可是比那两个生产者的利润还高,而他以物易物,用粮食向左良玉换假烟,粮食的价格自然也是高出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