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专业性的书籍有许多生僻词汇,即使她文言文学得还不错,都只能看个半懂不懂,别说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一看今天的内容又是他们听不懂的,许多人便不再关注,除了做案狱工作的官员外。
刑部、大理寺和督察员几处忙成一片,但凡不那么忙的官员都被抓来抄录,你抄这段,我抄那段,工作很快就分配好了,保证不落下任何重要信息。
此时早朝还没散去,就在几分钟前,他们还在为了葛喇想议和这事吵得脸红脖子粗,现在全都站在正和殿门口,一行一行地安静看着屏幕上比拳头还大的字。
“慈四叨臬寄,他无寸长,独于狱案,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刑部尚书念着上面的文字,满脸敬服:“宋先生体恤民情,心系百姓,实乃社稷之福。”
周显看了会,道:“只从第一章看来,这位宋慈先生的确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吏,只是朕于狱吏一事丝毫不懂,也说不出个好赖来,孙卿,你看此书如何?”
孙铫,也就是刑部尚书道:“陛下,还未看完余下的内容,臣也不敢妄下定论,但仅从第一章来说,此书所述皆出自历试,并非毫无根据的推断,且见解精湛,实事求是,于听讼决狱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周显又看了会,道:“这本书抄完了拿给朕也看一看,若真可用,便令各州县刑狱官每日必读,考核晋升里也将此书作为必考点。”
三两句话,就让各地的官员们多了项学得要死要活的考试科目,周线心情愉悦地叫上几个亲近的臣子,继续回书房,接着商议早朝没说完的事。
...
从朝阳初起到日暮西山,整整抄了一天,他们才把这本书抄完。
林正辅活动着酸疼的手腕,轻轻呼出一口气,停下笔后才开始细细品味书中文字。不消多言,只要是干这一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此书对断案上的帮助有多大。
这是足以使官司检验奉为金科玉律的必备读本,是每一个听讼决狱的官吏该人手一本的神作,他原本以为自己在查案上已足够尽心,虽然入仕时间短,但在邢狱一事上,也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但抄了一遍书后才知道,与宋先生相比,自己那点微末的雕虫伎俩实在是不值一提。
身旁一青袍年轻小官道:“林兄,咱们交换一下书稿吧,我晚上回去熬个夜,将剩下的补齐了便还给你。”
“也好。”林正辅将自己抄的那一部分递给他,“后半部分字迹略有潦草,徐兄不要见怪。”
徐晃笑了笑:“我的字还不如你呢,抄了一整天,疲乏也是难免的,能辨认清楚即可,反正还要重新雕版印刷的。”
官僚里已经不剩什么人了,收拾了东西,两人自大门口分开各自离去。
刚走了几步,林正辅就碰到了刚从茶楼里出来的好友章玉和。
“延卿,没想到在这碰到你。”章玉和温声笑笑:“你这是刚从府衙回来?我猜,今天定是抄录了一整天吧。”
对着好友,林正辅的神色和煦许多:“虽然疲累,但受益良多,这样的好事天天来一遭我也不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