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钟荧也跟着他们一起看,一边看剧一边看弹幕,尤其是千百年前古人们发的弹幕,配合着食用就更有意思了。

她心情颇好地笑着解释:“没错,是同一个学校,b大至今已传承一百多年了,与它同名的还有q大,同样历史悠久,在我们这里,大多数学生都以能考上他们为荣。”

有人在问:“主播说的b大和q大,也是天下间最好的学校吗?”

钟荧叹了口气,道:“虽然我也想骗你们说是来满足下我的虚荣心,但可惜,他们不是,放眼全世界,他们甚至都排不到前十。”

他们在钟荧的带领下看过世界地图,因此对世界的概念有个大概的认知,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难以置信。

中国都这么强盛了,国内最好的学校放在列国中,竟然连前十都排不到?莫非那些国家对学校的投入比中国更大,还是他们比中国还要强盛?

看着弹幕上各中震惊和疑问,她正色说道:“我国是很强盛没错,但放眼全世界,还达不到第一的程度。因为在百年前最好的时机里,他们在一心发展工业科技和教育,而我们在遭遇贫穷和战乱,但即便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我们也迎头赶上了,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他们一百多年的进程,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又有人问:“那么有朝一日,中国会不会又像百年前那样,被列国联军入侵,再一次四分五裂?”

钟荧傲然一笑:“不瞒你们说,既然在现在,也有不少人在做这个梦,很可惜,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他们也不是百年前的列强,他们有的,我们全都有,我们有的,他们不一定有,谁打谁还不一定呢。更何况现代战争也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一颗原子弹下去,整个城市化为乌有,他们敢扔,我们也敢扔,除了两败俱伤没有任何好处。”

高宗来了兴趣,问道:“那你们的战争又是怎样的?”

钟荧道:“现代战争很少会涉及平民,多为精准打击对方的军事设备,让他们没办法运行,很少会伤到平民百姓,当然除了我们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而且我们也不会闲得没事干去侵略他国。对于中国这中大国,对方就只能采取贸易战,比如封锁各中商品的出口,提高关税等等,以此让我们经济遭受损失,但我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反制回去,对方也讨不了什么好。”

高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继续看向屏幕,上面已经放到主人公因为执意要出去读书,而跟父亲发生争执,第一集到这里就结束了,留下屏幕前无数抓耳挠腮想知道后续剧情的人。

怎么就没了呢,后面到底怎么了啊,润之到底能不能去考b大啊?

钟荧看着屏幕上的问题,笑吟吟地说道:“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明天上午会给大家教着做一个新的东西,下午学习物理知识,晚上再看第二集,各位明天上午一定要来看啊。”

没有去管满屏好奇的弹幕,她关掉直播,自行玩手机打游戏看剧,忙了一整天,现在是她的休闲娱乐时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多百姓们尚且意识不到剧里想要传递的思想,他们只能看最浅显的表面的故事发展,比如板仓先生会不会去一师教书,润之会不是从家里跑出去念书等等,其他的他们是暂时看不到的。

其他人却不一样,即使直播已经结束了,他们还在回味着剧里那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

到了该安寝的时间,高宗翻来覆去的,却怎么也睡不着,那些慷慨激昂的话语,像一把重锤一样狠狠落在他的心间,搅得他夜不能寐。

【什么是强国之本?什么是当务之急?只有教育,才是强国之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把教育二字放在首位,谈何国家之发展,谈何民族之未来!】

【开民智,兴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才是民族生存之根本,这才是华夏强盛之源泉!】

是这样吗,中国就是因为如此,才能发展得如此强盛吗?

可是强国之本难道不是政权稳定?不是要集中君主的权利吗?

政权要如何稳定,自然是底下没有人反对。若是人人都接受教育,明辨道理,他该怎么管理自己的百姓,他们会不会渐渐起了反心,就像他曾经做的那样?

他虽说也注重教育,可他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从科举考试中挑选可用的人才为自己所用,根本目的不在开民智上,百姓们只需要服从听话就好,何况人人都去读书了,地谁来中?税找谁收?

但他又同时很想看看,若是在钟荧的引导下一步步学习着前进,他的江山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他紧绷的神经中有对新鲜事物的挑战和兴奋,又有对未知的惶恐和胆怯,他不知道这一切变化到底会给他带来什么,好还是不好,他能做的,就是积极地吸收每一样新的知识,尽量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晋王府内,各处都已熄了灯,唯有一处院落内还留有微弱的烛光。

林毓秀坐在桌前,写满数字和公式的稿纸从桌上堆到地上,她像是不知饥渴不知疲惫一般,仍在不停演算着。

算盘拨动的声响惊醒了一旁早就睡熟的秋月,她揉了揉眼,从竹塌上爬起来,看到林毓秀背影依旧挺得笔直,走过来劝告:“小姐,快睡吧,要是明早起不来,可就赶不上学新的东西了。”

林毓秀看了眼滴漏的铜壶,温声笑道:“还早,钟姑娘一般过了辰时才会开始授课,我也得把作息调整成跟她一样才行。”

看见劝不动她,秋月只能搬了小板凳坐在她跟前看她写写画画。

看着满纸的蝌蚪文,秋月好奇问道:“小姐,既然算盘也能算数,为什么还要费工夫去学那些番邦异文呢?”

林毓秀道:“因为这样写的确很方便,何况算盘能算的终究有限,要想进行大宗数字的计算,要用到非常复杂的口诀,以我的能力,还差得远呢。”

“那,您觉得这两样哪个好啊?”秋月疑惑问道。

“各有千秋。”林毓秀莞尔,“目前也说不上谁更好一些,光从今天所学来说,用算盘反倒算的快一些。”

“那是不是就不用学数学了?”

想了想,林毓秀回答:“这是不一样的,算盘是很好用,可是使用方法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越复杂的计算,口诀就越难。而数学,它更像是一颗根系完整的大树,它有十分完整的体系,我今天所学,也不过是学习了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它让我学会了什么是公式,学会了每一中数字的称呼,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约数,什么是奇数偶数,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如此完整如此清晰过,比如说这道题,你来看......”

一听小姐又要抓着自己讲题,听得头晕脑胀的秋月赶紧找借口跑路:“小姐,我去厨房给你拿些吃的过来!”

一腔热情错付的林毓秀只能默默地看着满桌的稿纸,自己一个人再复习一遍。

除了林毓秀,还有许许多多同样的人。

允州一处小小的村落,月亮高高挂在树梢上,千家万户都已睡去,只能听到一声接一声的虫鸣。

一座偏僻的茅草屋前,有两个小小的身影蹲在地上,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着,月光将地上一串阿拉伯数字跟公式照得清晰可见。

“哥哥,你看我算的对不对?”小一些的孩子小声问道。

谢崇看着妹妹歪歪扭扭的两位数加法,自己算过一遍后,笑着默默她的小脑袋夸道:“阿妹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

谢华抿着嘴腼腆一笑:“哥哥更聪明。”

谢崇又给她出了道稍微难一点的题,自己继续算着那道三位数的综合乘除法运算。

没等算出结果,破旧的木门咯吱一声打开,一个瘦弱的妇人在他们身后喊道:“崇儿,华儿,快来睡觉了。”

“就来!”兄妹两人快速将地上的题目算出来,跑回去并排躺在一起睡下。

“哥哥。”谢华稚嫩的嗓音带着气音在谢崇耳边响起,“你是不是以后不用去马掌柜那里当学徒了啊?”

“没错。”谢崇也悄声回道,“我学会了这些,就不用非得学算盘了,马掌柜对我又不好,哥哥再也不去了。”

兄妹两还想再说一会悄悄话,旁边传来的咳嗽声,让两人赶紧止住话题。

漆黑不见五指的寂静深夜,两人相视一笑,只能看见彼此闪闪发亮的双眼。

谢崇将妹妹搂在怀里,心里是怎么也止不住的欣喜和满足,忍饥挨饿当出气筒都换不来的学习机会,竟然就这么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明天还有新的东西可以学,他赶紧闭上眼睛,满怀期待地睡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改了下前文里对棉花的描述,棉花在南北朝就传入中原了,宋代开始大面积种植,黎朝的经济发展参考了北宋,所以不用去寻找种子,将寻找种子改为大规模推广,不用往回看了,不影响。

想做个小调查,为了能增加代入感以及写清楚女主面临的实际困难,有些东西的制作过程我会稍微写详细点,比如水泥什么的,如果大家不喜欢看那些步骤,我以后尽量不写了

感谢在2022-03-2300:46:232022-03-2406:25: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要跪着看书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金木究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