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魔蛇来袭

亡灵大法师 冢家枯骨 1713 字 8个月前

蛇毒是复杂的物质,主要是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虽然酶起着重要作用,但一些更重。

要的蛇毒可能是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大多数蛇毒成分似乎与受害者多种生理受体部位结合,因此武断地将蛇毒分为"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和"心脏毒素"是肤浅的,可能导致临床判断的错误。

大多数北美颊窝毒蛇(响尾蛇)的蛇毒所含的毒性蛋白成分可引起局部和全身作用。这些作用可引起局部组织损害,血管损伤,溶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样(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见下文)和肺,心,肾及神经病变。响尾蛇蛇毒可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进而使电解质,胶体和红细胞通过血管壁外溢到被咬部位和其它器官(如肺,肾,心以及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初为水肿,低白蛋白血症和血液浓缩。后来,血液和体液集中到微循环而导致休克,低血压和乳酸性酸血症(lacticacidemia)。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可增加心脏和肾脏衰竭。在严重响尾蛇咬伤的病例,可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0000/μl)或同时伴有其它凝血障碍。蛇毒引起的血管内凝血可激发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而导致呕血,血尿和内出血。肾脏衰竭可能继发于低血压,溶血或血管内弥散性凝血样综合征的严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蛇的类别大多数颊窝毒蛇咬伤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是咬伤部位及邻近组织立即出现明显的灼痛,水肿(通常在10分钟内,很少超过30分钟)以及红斑和瘀斑。若不治疗,水肿发展迅速并可在数小时内累及整个肢体。可出现区域性淋巴管炎和肿大触痛的淋巴结并伴有受伤部位表面的体温升高。在中等度或严重响尾蛇咬伤时,瘀斑常见,在咬伤后36小时内出现于咬伤的部位。被东方及西方菱背响尾蛇和大草原,太平洋及树林响尾蛇咬伤后,大多数都十分严重;而被铜头蛇和莫哈维响尾蛇咬伤后则不严重。皮肤可出现紧绷,变色;8小时内通常在被咬部位出现疱疹并常可出血。这些变化通常是表浅的,因为北美响尾蛇咬伤仅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若不治疗,咬伤处的周围坏死常见,并且周围的表浅血管可有血栓形成。大多数蛇毒作用的高峰出现于咬伤后4天之内。

全身性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出汗,发热,全身乏力虚弱,感觉异常,肌肉自发性收缩,精神状态改变,低血和休克。响尾蛇咬伤者可有橡胶味,薄荷味和金属味。莫哈维响尾蛇咬伤可引起呼吸抑制。响尾蛇蛇毒中毒可引起范围广泛的凝血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按国际正常化比率测定)或部分凝血致活酶激活时间(aptt)延长,血小板减少,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或上述变化共同存在的类似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去纤维蛋白)的综合征。出血可发生于被咬部位或粘膜,可见呕血,黑粪和血尿。大多数病例,血细胞比容明显上升是继发于血液浓缩的早期现象,后来可因补液和凝血障碍所致的失血而可使血细胞比容下降。在严重病例,溶血可使血细胞比容迅速下降。珊瑚蛇咬伤时,疼痛和肿胀轻微或缺如,并且常常是短暂的。全身症状可延迟到824小时,创口周围常有感觉异常,数小时内肢体乏力明显。病人可有明显的虚弱和嗜睡,感觉可有变化,包括欣快感和倦睡。颅神经麻痹也可出现,包括上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发音障碍和吞咽困难及多涎。接着可出现呼吸窘迫和肌肉搐搦。一旦珊瑚蛇蛇毒中毒的神经效应出现,抗蛇毒素很难使之逆转,尽管给予治疗仍可持续3-6日,不治病人死于呼吸衰竭。

蛇毒中毒的程度蛇咬伤中毒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蛇的大小和种类,注入蛇毒的数量,伤口的数目,咬伤的部位和深度(例如头部和躯体咬伤比肢体咬伤严重),被咬者的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咬伤和开始治疗之间的时间和被咬者对蛇毒的易感(反应)性。

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

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几个男生拿着大棒石头追打一只拚命逃窜的小蛇。应该知道,这也不仅仅是好玩。况且,蛇类本身是对人类极其有益的一种动物,我们应该尽量保护野外的每一种生物。

被蛇咬过,但是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一定是无毒蛇了。这是极其常见的认识谬误,甚至在许多网页的“野外教室”栏中也有类似误人子弟的地方。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比如1997年福建附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医院收治的这类蛇伤病人不在少数!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即便是有毒蛇咬伤,大多数也因为多种因素的关系,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