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山城下的大战,以安南军的战象阵势的崩溃为开端,迅速展现出了应该的结果,结果是,安南军弄巧成拙,数比头大象不仅不向敌人冲锋陷阵,还反过来成为祸害,一面乱冲乱撞,将大量的安南军官兵踩死踩伤,一面也将自己的大阵,彻底破坏。
在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集团战斗需要阵势,这是战术指挥的必要,一旦阵势大乱,无法指挥,则必然失败。
其实,就算安南军再有指挥,也无济于事了,因为,明军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
几百头大象跑了,一路上,又踩死了几千名安南军,因为火焰的逼迫,这些疯狂的大家伙,丧失了理智,只想逃得更远更远。
阮文明是个悍将,当然不想认输,一旦认输,安南国可就惨了,谅山已下,北方的门户顿开,他如果不能收复回来,明军一路南下,势不可当,安南的整个国家局势就危险了。更何况,他的志向并不在保卫国家,而是反过来吞灭大明的两广地带!
满清不过区区游散部族,就可以横扫你大明的北方,我堂堂大安南,为什么不能夺尔江南!
这才是萦绕在阮文明脑海里的真正英雄史诗!
训练有素的安南军,尽管丢失了战象,仍然顽抗到底,对着谅山城,反复冲击。
这才是灾难性的开端。
明军一面居高临下,从城上轰击射击,一面从两翼出兵,兜击安南军的两侧,尽管安南军也不断地派遣了部队防堵,可是,根本就堵截不住!
怎么能够堵截?劈头盖脑的手榴弹,飞雷弹,谁能够抵抗得住?还有准确的新式步枪的射击,一颗子弹就是一个人命,谁能躲避?
远射近炸,明军充分发挥了自己武器的特常,将安南军打得死伤无数。
其实,大象逃跑以后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安南军就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阮文明虽然身先士卒,带队冲锋,也无法击破滔滔不绝而来的城外明军潮流,眼看着部队被逐渐吞噬,他才慌忙转身,带队跑了。
谅山之战,是一场恶战,一场大战,因为,双方出动的都是精锐部队,明军精锐不必提了,安南军则是举国精锐,号称最强的四个万人队,本来是踏入国境线,到大明这边接收领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