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辽国地府的大帐中,愉快的和大臣们诗词相和,其中写诗写得最好的,还是李白,总是李白。死后见到的世界没有断绝他的幻想能力,他依然喜欢写天空和神仙。
众人喝着葡萄酒,看胡姬跳舞。最近在休养生息,打猎和打仗都要暂停一段时间,除了吃葡萄干炖肉,喝葡萄酒,聚在一起欢歌舞蹈之外,也就是一起读书学习来的打发时间。
今日汉宣帝携许皇后远道来访,正设宴款待。
李白已经喝醉了,正趴在案上,手指比比划划的再写些什么,嘟嘟囔囔的说个没完,很快乐的样子。
杜甫在侧耳倾听,听到他好像在嘟囔着喜欢的诗句,时不时还有新诗作。
长孙无病总是和丈夫形影不离,现在也坐在一起,端着一杯美酒慢慢啜饮:“太白在说什么呢?”
“太白是喜欢提剑朝前荡,还是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杜甫代为答道:“皇后,李白的心愿简单,别人想出将入相,他只想追谁明主,报效天恩,此外醉卧美人膝上。”
李世民也醉醺醺的靠在老婆的身上,他生前因为体弱多病,常常被太医要求戒酒,虽然没能戒掉,也不免少喝了许多:“不错。”
“以前人们都说太宗写诗柔媚,有六朝烟水气,六朝都比不过宋朝的风花雪月。”
李世民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宋人怎么敢嘲讽我的诗句。”
他们好像认为能征善战的人,写诗也一定要超凶,难道就没想过侠骨柔情吗?
刘病已对此深有同感:“唐朝皇帝呼为圣人,没见到圣人。宋朝修奸臣传,满朝奸人。太可笑了。”对皇帝来说,一个大臣的私心大于公心,就算是奸人。
“宣帝啊,我得敬你一杯。”
二人开始愉快的互吹,从互相的剑法,夸耀到痴情专一是皇帝难能可贵的品质,又探讨到兵法和育儿,双双感慨教孩子太难了。
“宋朝的兵器为什么不行?当年,赵匡胤每隔十天亲自去检查质量,质量还好。现在都成什么样了……偷铁就是偷钱!偷铜就是偷钱!连变卖都不用!国家蛀虫!!”
“宗泽和那谁……种经略相公,他们这官制改的好麻烦。种家真是世代良将。”
每次改朝换代都喜欢改换官职称呼,这样能令气象一新,清楚的区分出前朝和本朝的区别。
(马基雅维利:烧毁敌人的宫殿,毁灭他们的城池,抹去那个朝代的痕迹,建立新的王宫,百姓就忘记过去)
“种世衡得来不易,范仲淹看人不错。范仲淹比两党好的多。我现在若在人间,范仲淹和苏轼前后差不多能接上。”
“那年苏轼十几岁。。。”
两名皇帝开始指点江山,从行政划分、军事、经济、国策等各方面一顿批评。重点辱骂花石纲,要女人要珍宝都是劳民伤财,何况是从各地搜刮奇石,那些石头虽然挺好看,难道他就不知道劳民伤财吗?
很多人都收集石头,皇帝们也有购入一些非常像微型假山的石头,摆弄沙盘玩,阴间也有很多鬼喜欢收集山石。玩石头分三种,玩雨花石的要石头色彩清晰能形成图画一样的意境,玩玉石的就要质地,玩奇石的看造型。
赵佶就是第三种,他喜欢巨大的奇石,又怪、又大才好,越大越好,用运粮的巨船运输,拆毁城门才能运进京城的,宛若千峰,风吹过空洞时有龙吟,那就更喜欢了。
……
向太后在册立赵佶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现在已经在小帝镇中生活数年,从一枝独秀称霸后宫的太后,回到了被刘娥、高滔滔压制,规规矩矩靠边站的地步。虽然上树摘桑叶还是男人的工作,但他也被逼着干了不少活。
人间什么册立皇嫂孟皇后、被刘皇后逼着废了孟皇后,又尊刘皇后为太后等事,都不如赵佶大肆崇道、出宫嫖、弄花石纲和画院重要。
赵煦一直号称自己是因为风寒和伤心所致病故,但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儿女双双夭折过于伤心所致,只是这事说出来要被嘲笑,也有损他铁血的作风,偶尔偷偷哭一哭就罢了。
这天清晨,正在跟着太祖在晨光下打拳,忽然看到一个娇艳婀娜的美人冲着自己奔了过来。
刘清箐大哭:“陛下!!赵佶杀我!!”她刚一落地,冲着赵煦跑过去,一个飞扑就扑进了宋哲宗怀里。
赵煦一把抱了个满怀:“清箐,别着急,慢慢说这是怎么回事?他欺负你?”难道是因为那轻佻好色的弟弟垂涎皇嫂的美色,逼不可得,一怒杀人灭口
十六七岁的模样,千娇百媚梨花带雨,抱着皇帝的脖子完全不像个皇后:“呜呜呜呜,赵佶生了重病,理应太后垂帘听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我试为之,他们就说我不谨…你说什么叫不谨?那不是红杏出墙吗?”
皇后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就算是刘娥也不会当众飞扑进皇帝怀里……别说这刘氏扑的挺远。
赵煦十分愤怒,仔细端详皇后,不比赵飞燕逊色几分:“僭越就是不谨,他凭什么说你僭越?哼!”
刘清箐一抬眼就看到了向皇后,顿时发作:“陛下去后仅六个月,向太后就罔顾孟氏行巫蛊雷公术的事情,复立她为皇后,她初当皇后时,带人狂妄,苏轼都上奏要求你申斥她。要不是我据理力争,又要轮到她作威作福来害我!”
她当时上表给向太后和皇帝赵佶,要求重审孟氏巫蛊案,放狠话说如果自己干扰调查就废了我。审完之后呢,孟皇后就又被废了,继续当她的女道士去。
赵煦也知道这件事,他也知道,赵佶是向太后一言定的皇帝,他得听话,等到太后一死,这不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做吗。“这不是等到太后去后,又给废了吗?你别难过了。如今我在阴间,他在阳间,我拿他没有办法。你等他来到阴间,我再细细的与他算账。清箐,别哭了,过来拜见太祖、太宗和历代祖宗。”
众人从旁边打量她,长得美艳不端正,竟敢和皇帝当众搂抱,还哭闹,说话都如此直率无礼,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赵匡胤不喜欢这种女人,但这又不是他的子孙媳妇,也没听说和找宋哲宗捣什么乱,就无所谓了。
赵光义一直以来注重贤名,很儒雅:“妇人在德不在貌。”
赵煦:“孟氏无德。”和我姑、我乳母争道,当众叫人撤掉刘清箐的椅子,用各种巫蛊手段诅咒,还想逼着我和她生儿子,罄竹难书。
赵光义哼了一声:“那你也该另择名门淑媛。”
宋仁宗理解赵煦的感受,他也是被逼着娶了两个名门闺秀,第二个曹皇后是人品够好,宽容正直忍让:“孟氏远远比不上曹氏,罢了,朝政打理的好,何必穷追私德。”
刘清箐瞪大眼睛看着大黑胖子:“妾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请太宗明示。难道与皇帝亲近,不可以吗?”我们孩子都生了两个,当众抱一下又算什么?
向氏不止一次的说过刘清箐如赵飞燕在世,某一次赵飞燕听见了,怒怼之,认为没有人的美貌和舞姿能与自己媲美!
赵光义可听进去了:“若不是你,皇帝的寿命或许能更长一些。”
赵煦惨然道:“我一双儿女接连殒命,心中惨淡食不下咽。”想想英宗祖父,他也是从小压抑,称帝后就疯了,我也是从小压抑,刚过了几年好日子,接连死了两个宝贝孩子,受不了也很正常。
赵曙对他这个心态比较理解,二人虽然素未谋面,但祖孙之间天然就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