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夫子也皈依佛门,那儒释两家的争端岂不是一败涂地?
傅奕、韩愈会大哭着去投胎。
孔丘合上手里的经书:“不了解他们,我怎么评判?”礼乐忠孝几个角度都被人说了很多很有道理的话,他就想看看,这又不是歌舞享乐,怎么会敌得过道理?
他又不傻,当然知道讲道理和礼法经常无用,就想知道为什么没用。
……
郭威去世这消息,真是亲者痛仇者快,郭荣(柴荣,当前用名郭荣)是很伤心的,自从他考虑要当皇帝这事儿之后,作为现存的独子,他没有任何障碍。
继位之后开始制定十年计划,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这三件事可以尽量同时做。
刘崇开心的要死!他就是那个被晃点的节度使,他和他儿子是三大节度使,本要发兵征讨郭威这乱臣贼子,郭威晃点他们说让他儿子当皇帝,他当时退兵。郭威立刻登基。
他后来去找契丹认了父子关系,但称为叔侄,他当然是侄子。(耶律璟:爸爸!我也认了儿子!)继续和周打,打不过。现在趁着老东西死了,赶紧称帝兴兵。
郭荣:“我父亲还没下葬,先御驾亲征!”
冯道颤颤巍巍劝谏:“不可以啊陛下!”
郭荣用谈起偶像的语气说:“昔年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征。”新娶的媳妇很好,生了儿子,国祚延绵不成问题!不会像武周那样短暂。
冯道:“陛下不能和唐太宗相比。”
郭荣也不生气,确实差了点:“汉军是乌合之众,我如泰山压卵。”
冯道慢吞吞的说:“陛下不是泰山。”
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无数个善于吹嘘的皇帝,每一个都觉得自己好了不起。自唐以后,统共五代十国,我看到了四个朝代覆灭。十国之中,灭亡了三个。五代之中,七个皇帝具有雄才大略,他们开创江山时,哪一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一个不是朝廷栋梁?哪一个不是能征善战?国家的心腹大患不在外面,就在朝堂之中,就在御座之上!我的心都要碎了。
郭荣大怒:你这老头太会抬杠了!当即给他安排了一个苦差事:“先帝的山陵使一职,教给你了。”
冯道眼前一黑,心说自己要死。山陵使,主管皇帝丧葬一切事,从选址,亲自勘察,营造,选日子下葬,到主持完整的葬礼…虽说大行皇帝要求薄葬,能省很多力气,可他还要求在各地埋葬衣冠剑甲…看看汉唐的皇陵都在哪儿!在遥远的山中!这一把老骨头怕是要在马背上颠碎了。
……
数日前,郭威去世之后,见到刘知远。
刘知远被人夺了皇位,杀了儿子,反而十分尴尬。他虽然脾气暴躁,也明白蠢儿子这是自取灭亡。蠢儿子还兴致勃勃的说自己杀了他全家,除了妻子儿女还有侄子们,不算很赔。气的刘知远亲自把他按在锅里,煮到开窍,你丫如果没杀他全家,你自己也未必会死!
郭威:“主公,唉,黄袍加身身不由己。幼主杀我妻儿老小,这忠臣当不得。”
刘知远连连点头:“当不得当不得。是他自取灭亡。”
石敬瑭鼓掌:“好哇,头一次见到两代君王如此和睦。隋唐都做不到,难得,难能可贵。只有一件事,郭威,你可知刘承佑是遗遗嘱行事?”
郭威脸色巨变,他本来就长脸黑,李存勖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确定了柴氏的艺术眼光和审美真的有问题,这么一条健壮彪悍的黑大汉,你一眼就看中了?
郭威很快就摆摆手:“晋主何必说笑。汉王不是这样人。”把我们辅政大臣都杀了,那得是四海归附,没有外敌威胁时才能做。现在可不是时候。
李嗣源幽幽的说:“此人平生多诈,你不要信他半句话。”篡位了篡位大臣的大臣就算是有共同的敌人吧。
柴皇后很快就到了,这是个姿容在后宫中算是中上的人:“雀儿!”
郭威大步奔过去:“夫人!幽冥苦多,夫人,我的皇后,你可有什么难处?”
“我一切都好。你呢?你在这里……”柴皇后偷偷来看过,这里的局势很凶残。
郭威看到自己的陪葬品,果然是剑甲,不禁大喜过望:我太准了吧!陪葬剑甲,比什么金玉都管用!那些东西只能被抢,我能抢人!
郭威下葬数日之后,冯道也去世了。
这位历经多朝,温温吞吞的长乐老,从唐末横跨到后周,几乎跨过了整个五代十国,可惜还差几年就能见到期待多年的天下统一。
郭荣怀疑是自己把他累死了,有些感慨。冯道劝他不要出征,是分内之事,并无不当之处,当然了,自己知道自己的实力,当时生病,让他去做山陵使也没错,一个七十多岁德高望重的老人正合适。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阴间可不一样,冯道著有《长乐老自叙》,历叙平生所得官爵,引以为荣。这件事的评价两极分化,一些人认为他云淡风轻岿然不动,不忠于桀纣那样的君王,可谓大隐隐于朝,又尽力迂回婉转,救护了许多百姓。另外有一些人继续嘲讽冯道不忠贞。
冯道本人到阴间之后,稍一迟疑,立刻准备入仕。还有点小兴奋,现在年轻身体轻盈,又可以做阴间的官员,生前出将入相,各个领域都有涉猎,还不知道阴间的官府是怎么个制度。在城门外欣赏了一会各色各样的沙雕,欣然走进城里。
城池的布局大同小异,官府衙门和皇宫在什么地方都不是随便安排的,各有方位和意义,名义上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实际上人间从上到下都充满了阴阳家的气息。阴间的房屋虽然和人间的不同,但自然是富者大,贵者高。按照方位找过去,果然见到了目前为止见到的最高的大门,京兆府,一点也不差,不知道为什么阴间的京兆尹门口鬼差只穿了坎肩,袒露双臂上的纹身‘生不怕京兆尹,死不怕阎罗王’。看起来这位府尹是个善于讥嘲的妙人。
来时路上又见到了招贤阁、太史台等地。步入招贤阁,看里面有几个懒懒散散的人,还有一个极柔和的人在翻卷宗,时不时柔声细气的问这几个懒货:“搁下有什么合适的人推荐给我吗?”
“自己看吧。”
“你随便找,把卷宗留下的都是我们觉得可以,他们也愿意,现在还没有合适职务的人。”
冯道慢慢悠悠的问:“我要推荐一个人,可以吗?”
“请讲。”
“冯道是个不错的官员。”
卫青微微一笑,认出了他:“的确不错,但我们只缺三名校尉,恐怕屈就先生大才。”
冯道:“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