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遗漏+丢人(6)

一直以来,夫妻二人都忽视了另外十一座阎君城,残留活人认知让他们觉得,既然十二位阎君都在主城中,那其余十一座城池都不重要,况且那十一座城池确没什么功用,除了镇守几座大地狱之外,就是飞禽走兽和水产转生,好像这几座城池没有任何用处。

吕雉有些气恼并惭愧:“死后这么多年,我竟然连这些事也不知道。”

不知道是谁做主,居然不是因才用人,而是选定了人再去培养。据说甄姬虽然貌美,却是心若死灰,紧闭门户不肯出门见人,有人向她求婚她也不搭理,怎么忽然有了这样好运?还以为她也是为了砍丈夫报仇,没想到……

看丈夫沉着脸,她心说你难道要怪我没查出来?你身为官员,竟然也不知道朝廷任免官员,难道家眷应该比官员对任命知之更深么?你们判官还在一起偷懒聊天,没聊到这些事吗?

嬴政只是日常生个气,沉思了一会:“城隍略好一点,山神河神不过尔尔,判官们想换职位时宁愿去当校尉也不肯去做山河神明。山水神权力和人间所猜度不同,不能控制灾祸,泥石流和发大水都不由他们控制,祭品多寡也未可知。百姓求龙神降雨,实际上大部分降雨也不归他们管。可是有一点让我不解,龙,龙怎么会来恭贺她?”

龙,四灵之长,吉神也,代表生发之气,代表皇权。

传说中神仙乘龙周游四海、皇帝乘龙升天,都是假。

这样瑞兽吉神,怎么会来恭贺甄姬成了洛水之神?他们有什么交情么?若是甄姬嫁给他们,夫人不会不知道,正因为一直默默无闻才没被注意。

“按照他们所言,是小妹妹能生孩子了。。这也不是不可能。”吕雉想起民俗:“民间生完孩子,都要给亲朋好友送红鸡蛋。或许龙王风俗是给人送鱼虾?我吃了,那硬壳怪物滋味不错。”煮完拆开一看,肉像是鱼,比河虾大太多了,尝了一小片味道不错,就吃掉了。

有时候各地进贡异兽,只要看起来不是瑞兽,再看看长相不好看,就吃了。

这种普通人风俗是他盲点。嬴政沉吟了一会,一点都不想说自己出门时踩在一片海带上,一脚下去就滑出去十几米…差点当众摔了个屁墩,谁能想到满地海带层层叠叠会那么滑,太生气了,险些出丑,如果不是其他人也滑满街手舞足蹈、四仰八叉,他真要气死了。

妻子这种猜测破绽很大:“不对,那些东西从天而降之后,有两位阎君仗剑追击,你看到了么?绝非分送贺礼。”

送礼没有从天上往下扔,收礼也没有提着剑出来骂人。

这应该是侮辱人和被侮辱反应。

“人家父母是龙王,自家也是龙王,你想想咱们膝下皇子,除了长子之外,哪一个不是飞扬跋扈,嚣张很?神子女,一生下来安享太平,尊贵骄横,比皇子还轻松呢。他怎么就不能为了一件小事胡闹?”吕雉只有一儿一女,都受过苦,老实听话,但亲自抚养了刘长,那小家伙飞扬跋扈很,敢提着锤子砸死和他有仇大臣呢。

嬴政想了一会,自己儿子们……唔,倒也是,虽然大多恭谨规矩,但也有几个淘气儿子。

没有任何消息,胡乱猜疑可不好。

“一会我去王后们那里探问一番。”最近对阎君夫人们改了称呼,称为王后。虽然依照古礼,只有王侯妻子能被称为夫人,但自从有了皇帝之后,高官也偷偷称呼自己妻子为夫人,到现在普通人称呼普通官员妻子也是夫人,阎君们夫人抵不过这些节节攀升称呼,只好改了自己称呼。

吕雉去端了另一只虾出来给他:“我为陛下试过毒了。是难得美味。”

祖龙现在不想吃海产,踩着海带呲溜滑了一条路,一路上又躲着地上张牙舞爪大虾,还一时不慎踩在带刺大贝壳上扎了脚,看见这种东西就觉得很烦:“不必了,你吃吧。”

“你一个多月每用膳食,想吃些什么?女仆回家去了,我给你煮些羹汤?”

“不必。”他成色稍缓,看她也很愧疚气恼,反而觉得没必要。这件事藏匿很好,不知道是阎君们戒心重,还是这件事本身不值一提。毕竟其他山神水神更迭都没消息,除非是某位都尉要求换岗,或是认识某位判官求阎君换了职务,才会被人随意谈起。

按住她膝盖:“水神不重要,只是这些龙来突兀。你不必难过,没有人能知晓天下万事,即便是阎君他们,寿命长久,事事亲力亲为,遇到要紧事一样要找诸子百家来问策,要修水渠也要请天官和河神来商议。你穿很好看,先不要出门,路况不好。”

海带很滑,大虾夹脚,大贝壳扎脚还夹人衣服。

吕雉心中暗喜,低头看了看自己今天穿着,蜡染出白色云雷纹浅黄直裰,一条黑色丝绦,头上……似乎是两只金花簪从发髻左右固定,金花不大。指头上戴了一枚红琥珀金戒指,一只地府最近挺流行镶绿松石镯子,也不算什么出众打扮,家常而已。

虽然要把走遍另外十一座城事放在心上,但这套衣裳打扮好看也要记下来。

隔壁房子住也是判官家眷,同样散发出海产鲜香,看来很多人不约而同选了‘先做熟,尝一口再说’这个选项。

……

帝镇中没得到天上掉鱼虾扇贝,倒是只有一个老狐狸在骗人玩。

“操”这还真不是骂人,他对刘盈叫阿盈有时候也单叫盈,对刘备也叫备。

刘邦认认真真对曹操说:“你儿子召你去见他,他说你承他恩惠,得以被追封为皇帝,应该为了生前之事对他道歉。”

别问什么事,只要是见过面人必然有矛盾。

曹操微怒:“他好胆量。”不信。

多疑人对于别人说好话不会全信,对别人说坏话更不会全信。

他合上书,平静把书送回到书架上,这才走出辟雍。

刘秀问:“高祖,这有意思吗?”

刘庄问:“高祖,这有意义吗?他没有信。就算信了也会听解释。”开国之君哪有脾气暴躁四六不懂,又不是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