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

饭后,她在大厅里转悠着消食,等覃承毅回来,一问,果然如此。

“的确是别人介绍来的,说我们这里的黑皮黄皮苗最正宗,不担心买到假货。”覃承毅笑道,“我们打出的招牌是和农科院有合作,加上卖了几年苗,口碑好,这不,邻县的人都找上门来了。”

“多亏了村里有农科院的科研基地,容易说服其他人。”杜善薇说到这里,想了想,又问道,“上午村里有什么急事吗?”

“有一件,是关于新建度假楼的事,镇里已经做好招标方案了,让你和大伯明天上午九点去镇政府二楼的大会议室参加投标会,等一确定中标的单位就立即开工,傅书记不想等了,他想在今年十月底就建好,到时最好能有一批客人入住。”覃承毅和正在看电视的杜庆国打了声招呼,就跟着杜善薇的脚步上楼。

“这么快就开招标会了?”杜善薇有些讶然,随即失笑,“看来镇里的压力真的很大,难怪这么急切。”

覃承毅点点头。

杜善薇就和他说起今年水果价格的事,最后说道:“今年的水果收入估计能超过300万元,减去成本和其他人的分成,我大约能分到100多万,加上家里有的117万元,我们现在可以考虑在省城买个学区房了,最好能在二中附近,到时妙妙可以去那里读初中或高中。”

她觉得自己考虑得并不超前,覃谷妙虽然才一岁多,但孩子是长得很快的,没有几年就要上学,前期她倾向于在市一中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读书,等到中学,她就想让女儿上更好的学校,他们夫妻有这个条件,就想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环境。

当然,这是他们家长的想法,以后孩子们会去哪里读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万一孩子是个反应慢一点的脑袋,或者性格内向的,她觉得不如放在自己眼皮底下读书。

“买学区房?”覃承毅脑子一转就明白杜善薇的意思,点头道,“不错,大城市都有虹吸效应,从保值方面来说,与其把钱投在楠城市里,不如放在省城,高铁开通了,以后那里的人会越来越多,大家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而学区房无论是自用还是出租转手,都比一般的房子容易,有投资价值。

“我就是这个想法。”杜善薇拉着他的大手,放在眼前捏了捏,见他的手掌已经生茧,暗暗一笑。咳咳,自打他和自己结婚后,总有去果园或花圃、苗圃里帮忙的时候,时间一久,手就有了一层薄薄的茧子。

“现在南城市到省城的高铁开通了,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有数据证明,以后想买房的人,如果能买在省城的话,我觉得比起本市,他们可能更乐意去省城买。”她笑道,“所以才说在大城市买房合算啊。”

她记得省城二中的学区房价格大约是每平方一万多到两万元之间,算一算,如果随便买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起码要花两百多万,这一下子就足以抽干他们家的存款。

不过她自认为自家是那种住在十八线小城市,却在一二线城市投资的人,这种方式足以让他们的财产增值。

杜善薇觉得他们夫妻俩不是那种有野心的人,目前来看,他们对当前的生活十分满意,但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条件还好,有条件的话,他们更想为孩子们的前途多考虑。

“好,我会注意这方面的消息,买二手房也没事。”覃承毅开始回想自己在省城认识的人,又打算和省城的中介公司联系,这样一有消息就能马上知道。

“我这边也请刘语和文聪帮忙留意。”走到三楼,杜善薇想了想,打算先冲凉再午休,刚才出了一身汗。

“我和你一起洗?”覃承毅立即来了兴趣。

“好。”杜善薇眼波流转,扫了他全身一眼,立即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