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

“好的,等过几天爷爷还没好,我一定会问你。”杜善谷略一思索,考虑到刚买回来药还没有吃完,就应了一声。

两人走到大榕树广场,和在这里的村民打声招呼,闲聊几句后,就往山塘的方向走去。

“对了,薇薇姐,你说今年的黄皮果树能得价吗?”杜善谷想起自家种的五亩黑皮黄皮树,突然问道。

原先他们家跟着她种了两亩的百香果,第一、第二年都有将近一万元的收入,后来他觉得百香果的管理比黄皮果麻烦,就让爷爷再去租多三亩地,全部种上黄皮果,树苗是跟杜善薇买的,去年是第一次结果,当时他不在,爷爷管理得不是很精心,挂果量少,就这样,也能挣一万多元,所以今年他对此很重视。

“看情况,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收购价应该每公斤能达到10元,不比去年差。”杜善薇沉吟了一会,叹道,“有时候种果树就是看天吃饭,我们祈祷风调雨顺吧,反正这几年的气候还不错,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

杜善谷能理解。

他左右看了下,总算知道有什么不对劲了,不禁问道:“咦,毅哥呢?”

“他今晚去镇上和其他第一书记聚餐了。”杜善薇笑道。

那帮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业余生活可是很丰富的,他们从县里或市里下到村里,平时除了工作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在村里认识的人少,所以为了打发时间,他们会时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甚至喝酒,有时候会集体去钓鱼,南山村是其中的地点之一。

覃承毅一向不喜欢这些应酬,不过和那些人在一起吃饭,情况不一样,因为不会被人强逼着喝酒,所以有邀请的话,十次会去个五六次,能加深感情,最重要的是,能相互交流所知道的扶贫信息,有时候甚至可以资源共享,做台账都容易一些。

比如某份文件要做一份方案,有一个村做了,其他村会参考他的,能省很多心。咳咳,不是他们想投机取巧,是有时候上边安排下来的活太繁琐,每一项都靠自己的话,估计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

久而久之,大家就“发明”这种办法。

杜善薇从不管他们的聚会,只要求覃承毅不许喝醉酒,如果喝多了,要他打电话回家,好让她开车去接。

“难怪不见人呢,我平时都见他和你一起出来散步。”杜善谷微笑道。在村里人看来,覃承毅和杜善薇是极为相配的一对,两口子晚饭后出来散步已经形成惯例。

等到三月中旬,气温往上升,天气越来越暖和,穿上一件薄薄的外套都不会觉得冷。

这时,南山村溪水边上的两排桃花树终于盛开,和去年一样,周末来踏春的游人逐渐增多,有些人在看完李花后,隔几天还会再来看一次桃花,尤其是那种渴望脱单、想遇到桃花运的游客。

符歆据说最近写文陷入瓶颈,就没有留在省城陪伴钟文聪,而是独自一人来到南山村度假。

刘语是过年后每隔两个星期来一次,杜善薇知晓她的心思,只是对方不说,她就不好问出来,只能在旁边看了替她着急。

郁闷啊,看到她和姜清逸一直在磨蹭,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能不能成。这是别人的感情问题,她不好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