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隶属于越省楠城市清阳县灵泉镇,而清阳县是楠城市最贫困的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并不发达,其中灵泉镇坐落在群山的包围中,是距离清阳县最角落、离得最远的小镇,这座小镇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只是名字再好听,都没法改变它是个贫困镇的现实。
灵泉镇只有三万多的人口,当地人主要是靠种植、外出务工等手段来维持生计,外出务工人员多,现在留在镇里的年轻人就很少。至于南山村委?那是距离灵泉镇最远的村,人口数量才一千出头。
这一天,当杜善薇背着背包回到镇上时已经是傍晚了,下车抬眼一看,只见还算宽敞笔直的街道上挂着几条宣传横幅,其中一条内容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横幅更是醒目无比,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来接她的爷爷杜庆国循着杜善薇的目光望去,笑了:“最近政府老是在宣传保护生态环境,说是要大力发展咱们镇的旅游业。”
“我记得早在几年前政府就开始宣传了,凤仙镇的凤仙山自然保护风景区打了那么多广告,总共投入大几千万,好像来游玩的人不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不过听琳姐说从去年开始慢慢好起来。”杜善薇吐槽,“咱们镇宣传再多也没用,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想搞旅游开发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要不然单靠村民自己弄的农家乐,要兴旺起来很难。”
“政府当然想做,可没有钱啊,前几年连教师工资都要拖欠。”杜庆国今年六十八岁,早年是南山小学的在编教师,如今就算退休了,依然关心镇政府的动态,“就看今年有什么政策下来了,我看难,村村通都搞了那么久,咱们南山村依旧没有通水泥路。”
“说到底还是穷。”杜善薇摇摇头,她听堂姐杜善琳嘀咕过,说是镇政府费了好大的劲才争取这条二级路经过南山村,所以村级路就暂时不修了,等以后看情况再说。
爷孙俩说了几句闲话,等杜庆国买完东西,两人赶紧趁着太阳尚未下山就骑车回家。
杜善薇坐在摩托车后座,耳边是呼呼作响的山风,就算她爷爷的驾驶技术再好,还是时不时就被颠簸一下,让她想闭目养神的打算落空。
在二级路正式通车之前,他们还得走旧的山道,路况极差,山路十八弯,晴天多灰尘,雨天泥泞得不能通车,每次回家都是受罪,好在这段时间没有下雨,要不然他们还得时不时下来推车。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随着离家越近,她的心情就越好,就犹如回到母亲身边那般舒适,让她忍不住想起上次回家时遇到的事。
春节回家过年时,得知她妈小腿摔断,因为担忧她的病情,杜善薇就去山上的土地庙烧香祭拜。这座土地庙也相当于他们杜家的祖庙,有一间房摆着先祖们的灵位,那天她习惯性地去上香,然后就开口祈愿。
具体的话她记不大清了,只记得自己想让土地神和先祖保佑她妈的腿快点好起来,不要留下后遗症,她自己也会辞职回村照顾,还说了一堆想回村种果树,如果项目成功,就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一起建设好南山村,发展旅游业,让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以后不会成为空壳村等等的话语。
然后,然后,玄幻的事情来了,当时她的脑袋晕乎了一下,似乎隐约见到他们这一支的老祖宗的灵位亮了一下,然后她的脑子里就多出一点什么东西,类似于“看你的表现”之类的话语,奇妙无比。
她醒过来还以为自己在做梦,后来无论她在庙里怎么折腾都没再出现任何不科学的东西。回家后,她总觉得刚才的事是她臆想出来的,但脑子里又隐隐觉得这是真的,她真的遇到神异的事,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个金手指呢。
苦思许久,又没有了动静,她这才死心,但先前要归乡的念头倒是越发强烈了。
心里想着这些事情,四十多分钟后,他们终于回到家,此时爷孙俩的身上都有一层土了。
家里人早就接到电话知道杜善薇今天要回来,但一见到她,依然很开心。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不听你妈说,说来说去,在外边哪有家里舒服?哎哟,我看你都瘦了,一定是不好好吃饭,工作太辛苦了!”杜善薇奶奶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拉着杜善薇的手欣喜地说道,“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回来歇一歇有什么要紧?咱们薇薇那么好,以后想做什么不行?”
对于杜善薇,杜奶奶有一股蜜汁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