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效率高不高,官员合格不合格,官场风气清廉不清廉,大家是不是乐于为国奉献,除了各部门领导的原因,吏部的责任占了七成以上。这就像做饭,要有合格的原料,合适的家伙,配上合格的厨师,才能做出好饭菜。原料调料是吏部选的,炉子、铁锅也按吏部的意思买,最后就是厨师、除了复兴会的老人,招降的满清官员,其他也由吏部选聘,最后国安、督察、还有吏部,三个部门监督,要还是有昏官、贪官、卖国官,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杨锐严肃道。“你毕竟才接手,可以犯错,但不能犯同样的错。”
杨锐少有如此严肃沉重的讲话,说的陈广寿坐不住站了起来,“先生,我就怕我做不好!”
“只要去做,你就一定能做好!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这是我多年的观察,还有测试的结果。”杨锐看着他的样子笑道。“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人是最重要的,这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好的官员,就会有好的政府,就会有好的社会风气,最后也会有好的教育、好的学生;而坏的政府,自然是坏的官员——哪怕那些狗官表示自己很仁慈,很有道德,但没有完成本职工作,那就是坏的官员,现在很多官认为只要自己恪守伦常,再表现出爱国、仁义,那就是好官,那简直是狗屁!
招聘一大堆假仁假义、毫无作为的官员,最后只会出现坏的、不作为的政府,养成极坏的社会风气,这样将没有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多不说,即便是毕业,也只是一个官迷,人生为何,当官为何,他们从不去想,他们要的只是是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好的开始会有好的结果,而好的结果又会有另一个好的开始,开头好,那么一切都会好;同样,坏的开始就会有一个坏的结果,坏的结果则会导致另一个更坏的开始。我们接手的是一个坏政府,所以要扭转它,几乎要与整个官场、整个社会作对,压力很大、事情难办,满清改个新官制就闹得沸沸扬扬,现在我们要改变整个官场的习气,重新塑造一个好的政府,那将比改官制难百倍,你!要顶住。”
杨锐的一番话只说的陈广寿热血沸腾,还让他忘记有官服一事没有讲完,只等回到办公处,喝了几大杯冷茶他才冷静下来,他把杨锐最后的那番话抄写一遍之后放好,这才想起新官服一事。他没有再去杨锐那边,因为按照日常工作的杨锐,即使他去了也见不着,便只好让人把官员手册、岗位说明书,还有一套做好的正一品官服,给杨锐那边送了过去。完成这事情的他,再次审视吏部工作的缺失和不足,他发誓,终其一生,也要塑造一个好的政府。
陈广寿发誓的时候,杨锐正在见徐华封,工部就是工业部,矿山、工厂都是它的管理内容。不过徐华封找杨锐谈,不是那五十多个工业项目,而是尺寸,工业的尺寸,这是工部开展工作要确定的第一件事情。
“现在全国工业的规制很乱,早前进口英美的设备,用的是英制,而我们的军工厂、化工厂、还有汉阳铁厂,用的都是法制。要发展工业,最先要做的是把规制确定下来,这样以后买设备也好有个依据。”徐华封和蔼道,他似乎年轻了十岁,有一种年轻人的干劲。
见徐华封最先谈的居然是标准,这是杨锐也没有想到的东西,他感慨道:“华封先生,这个提议好得很,看来你下面人才不少啊!”
“那是当然!”徐华封忍不住眯眼笑道,“早前我还担心那五十四个项目完不成,这一个月多月来我这里报道的学生……”徐华封实在忍不住哈哈笑了一句,抚着胡子道,“竟成,不怕说大话,就是项目翻一番,变成一百零八个,我也不担心人不够了!”
收获总是喜悦的,徐华封喜意传到了杨锐身上,他也笑着道,“华封先生,这些人你可不要全拿走的,学部还要四百人呢……”
听闻四百人要走,徐华封大骇,“竟成,你不是说笑吧!这这,也就一千出头,你怎么能拿走四百人,他们要这些人作甚么?”
“学部要开建一些技工学校,还有就是大学,每个省都要有一个大学,最少四个技工学校,这些人都是要去那里当老师的,留学生太贵了!”杨锐直摇头,“我们高级人才缺,中初级人才也缺,工部要发展,你难道不要留种子吗?”
“这倒也是!”徐华封听明用途,心倒是放下来了,其实他刚才没有听清是谁要,只听说要拿走四百人,“学部那边的计划做出来了?”
“还在做。”杨锐说道,“但是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不过我看,山西那边要是有可能,让那些参与项目的留学生也带一些学生、徒弟好了,这样也能多培养出一些人来。”
“也好!”徐华封早就习惯杨锐那种把男人当牲口使的习惯,同意之后再道:“咱们还是说规制吧,现在全国的工厂调查下来,我认为还是选择英制好。毕竟我们立国之初是要和美国亲近,自然在美国买的设备也多……”
“华封先生,我看还是选米制吧。”杨锐否定道,“美国人只会买一些机器给我,但真正绝密的东西,他们是绝不会给我们的。”(请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