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三个病号都要离开。
荀子有些不舍,埋怨杨峥,“就这么不愿意陪我这个糟老头?也罢,反正你留在我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年轻人还是出闯荡吧。对了,关于调解一事……”
杨峥答道:“我要打造一样器具。等准备好后,我再来找您。”
于是,他搀扶着韩非,张苍搀扶着李斯,走出学宫。
此时夜幕降临,四人走在黑暗中。
杨峥是毫无疑问的主心骨,开口说道:“拜师这件事,是我替你们争取的。我希望你们记住,成为圣人门徒,不止是一种荣耀,更是巨大的责任。”
从今往后,韩非和张苍行事,将代表着荀子。一旦行差踏错,就是在给荀子抹黑,丢师门的颜面。
“所以,你们别光顾着兴奋,要更加谨慎小心。人是我举荐的,如果你们惹出乱子来,我也会愧疚自责,到时候,不等荀圣发话,我也绝对饶不了你们!”
杨峥不怀疑两人的心性,但把他们的缺陷看得透彻。韩非是性情中人,或者说,情商较低,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得罪人;而张苍,情商倒不低,但太健谈,跟谁都自来熟的习惯并非优点。
鉴于荀子在学宫的微妙地位,若有人企图从韩非和张苍身上打开突破口,意在攻击荀子,那将防不胜防。青白二人不好惹,韩非和张苍却是软柿子。
两人点头称是。杨峥既是举荐人,又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心性手段,令同辈人都折服,他们愿意聆听他的提醒,并不反感。
可惜,他们若能真的做到,不让杨峥失望,也就不会有一年后的那场祸事了。
杨峥看向沉默的李斯,又说道:“你也别太失望,更别认为荀圣在针对你。他用心良苦,之前对你的点评,正是你的缺陷所在,若不尽快改掉谄媚习气,我也不愿收留你。”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感到诧异,不明白为何是这样的结果。
“荀子怎么会违背历史,拒收李斯为徒,这不科学啊!难道真是蝴蝶效应,我改变了李斯的人生轨迹,从而也改变了他的前程,导致他无法拜师?”
想到这点,他不由想起杨朱,“那位比我更早穿越到这世界,如果他不停改变历史,那么,以后的历史走向很可能彻底混乱,跟我了解的全然不同……”
其实在今日之前,他就有相同感觉,似乎历史已经改变了。别的不提,今年是公元前249年,按理说,赵姬和嬴政早已被接回国,但是,他找人打听过,嬴政至今尚未回去。
这个偏差,很可能是老一辈穿越者杨朱造成的。如果自己真是嬴政,又有龙魂霸体,就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这是杨朱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