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俊青年走上前,仰头直视着他,清秀眉眼间怒意骤起,“你目无尊长,唆使手下行凶,残害亚圣子孙,就没想过会有今天?”
杨峥听懂了,果然,这些人都是儒家门徒,为孟春的死而来,要捍卫圣人家族的威严。
那天他想杀孟春时,田爽就曾提醒过,杀死圣人家的后辈,必会招致儒家的口诛笔伐。一语成谶,儒家真的来报复了。
众目睽睽下,杨峥面不改色,“我进城已有四天,头一次出门,你们就迅速赶到,肯定是派人盯着我家。你们个个义愤填膺,怎么连上门的勇气都没有,还得等到今天?”
他清楚,那是田单名下的私宅,象征着即墨田氏。如果这群人大张旗鼓地登门造次,就等于挑衅即墨,践踏田家的尊严,事态将会很严重。
他们不敢真的挑起家族争端,捅出大乱子,所以只能派人盯梢,等杨峥出门以后,再聚众把他堵住,施展手段报复和羞辱。
众人闻言,脸色微变,被杨峥一语道破行径,难免感到不光彩。
不等他们回答,杨峥继续说道:“我猜,你们也知道自己理亏,不敢真把事情闹大。孟春不是我杀的,你们找错人了,想报仇的话,就去栖凤台吧!”
还好他早有先见之明,借太子田辰之手杀人,不害怕孟家追究。毕竟,孟家若想发难,首先就得把账算到太子头上,这是得罪不起的。
孟家情知理亏,因此没派亲信露面,只是煽动这群年轻气盛的学宫儒生,让他们来滋事。
领头那青年有备而来,没被他的话给噎住,冷哼一声,“太子杀人,绝非出于本意,而是被你胁迫所致。当日形势危急,你不思保护储君,竟敢……”
杨峥懒得跟他们争辩,“我究竟有没有逼太子杀人,你们去问旁观者就行,不必跟我闹。对了,我记得孙家的孙晋当时也在场,他能当证人。”
孙晋是孙殿雄的儿子,更是兵圣后裔,犯不着看儒家的脸色行事。孙殿雄既然懂得感恩,就不会让儿子睁眼说瞎话,污蔑杨峥。
无论把此事闹得多大,杨峥都不理亏。
说罢,他转过身,准备回雅间,不再理会这群人。
然而这时,那青年高声说道:“你以为巧言狡辩,逞口舌之利,儒家就拿你没办法?据我所知,你这次来都城,是想进稷下学宫修习,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