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悠悠岁月161三合一

敛财人生. 林木儿 5943 字 8个月前

也有那种特例,比如说三亲六故少,子女也少,或者是那种特别死亡的例子,身上的衣服不好脱下来,寿衣不好穿不好穿上去的,会请村里那专门的会穿戴的人给穿戴。然后给人家红封。

不过像是在医院,除了自家人没有村里帮忙的人。更何况,这还是金满城的大舅亲自指定了人了。

为啥亲自指了人,就不敢随便推脱呢?

这规矩初衷应该是好的。这么一套流程下来,谁都知道虐待老人,不善待老人,就是老人活着的时候没人发现,死后也肯定是瞒不住的。这一旦被爆出不孝,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要脸皮的,真受不住千夫所指。有些老人受不了病痛的折磨,都不敢自杀。为啥?就怕出殡的时候,叫人知道死的不安详。怕儿女后辈被人家指摘。村里有那种的,当妈的腿疼,疼的受不住,那些年的条件,也根本是没办法。老人上吊死了。然后儿子是被人戳脊梁骨啊,竞选村长被赶下台。为啥?对你妈你都不孝顺,你还为村民服务呢?服务你奶奶的腿!

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不是吗?

有这个规矩镇着,就真有那不孝顺的,他也得掂量掂量敢不敢太过分。

可是这规矩吧,流传了多少年了,没人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传下来的。但这么多年了,这中间肯定是存在演变的。毕竟没有啥是一成不变的。更有,规矩的执行情况,也是因人而异。只看着舅家或是娘家都是啥品行的人,或者是两家的关系是否良好,这都对执行情况有直接的影响。

本来这些人的职能就是监督,后来就演变成在丧事上指手画脚了。

这准备的寿衣好不好,棺材好不好,铺的盖的这些,都是否看的过去。如果看不过去,那对不住!不满意,这些人就不出现在葬礼上。

不知道的人就会说,爱来不爱!

可不来你这事就是办不了。

过去那种监督是不是正常死亡,是不是老人受过虐待。如果有不好的情况,人家外家娘家人就不来。不来的话,这事就大了。村里人就没人敢帮着埋人了。万一牵扯到官司怎么办?还能当了帮凶?

于是,这些人不出现,不发话。那么墓地没人给打,棺材没人敢抬。家里来帮忙的人几乎都没有。

坟地都不准进的!

谁还能亲自背着爹妈到野地里,随便刨个坑自己埋了?

这种制约,等闲都不敢不孝顺。

可是演变着演变着,好像就有点变味了。比如棺材准备的不好他挑剔,寿衣不合身,他也挑剔。你不按照他说的办,他就不来。你这人就安葬不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有多不孝顺呢。

所以,你就是气的吐血,你也得按照他说的给办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比较懂道理,不是那事儿妈,也不愿意得罪人。人死都死了,生那些事干啥?

当然了,也有的挑事是合理的,比如当年金大婶的棺材太短,四爷不是搭上了一个椁吗?别管找的是哪个儿子的茬。人家只要保证把孟家的姑奶奶体面的安葬了就行。

倒也有那种本身就比较事儿妈的人,或者是亲戚的相处中间,有了很多嫌隙的人。就故意在办事的时候糟蹋你,臭你的名声。

表亲之间,威胁人有句话,就说:你等着吧。等着你爸死了咱再看。看我不收拾的你叫爷才怪。

这种威胁是相当有威慑力的。

不光臭的是名声,关键是作为儿女,不能因为这个叫自家老人搁在棺材里臭着吧。

孟大舅不光是金满城的舅舅,还是金家这么多兄弟的舅舅。得罪了他,就得罪了孟家。然后那话是咋说的,将来这剩下的兄弟四个没了,做晚辈的是不是还得请人家孟家。

然后等着孟家再来恶心这些孩子?

虽然这都是以后的事了,但确实会有这一方面的考虑。

远的不说了,近的这不是就在眼前吗?

比如这次的事:

行!我说的你们不听是吧,那我现在就回去。看你们这丧事怎么办?

四爷和林雨桐回来,是想尽快的促成,把丧事办了,别节外生枝。本来就怕李仙儿跟着人家抬着尸体跟着人家起哄闹事。自家能因为这事耽搁吗?

更有,当地习俗认为:被指着给老人梳洗的人,是孝顺的人。沾染的不是晦气,是福气。

这叫尽了大孝心了。福德必然庇护子孙后代。

因此,清平和清宁的孩子,在村口的时候就不用去晦!

人们谈起丧事,也会说:那谁家的谁谁谁没了,是谁谁谁给梳洗的。这人给几个老人都梳洗过……她这人福厚!

清涓就说:“……花花不懂咱这里的规矩,清丰都不懂?”直呼其名了。

清平就解释:“你是没到跟前去,伤成那样了……我看了都难受的不行……”她觉得,谁看见亲生父亲成了那样了,都会受不住。

正说话呢,叶子也过来了。

姚思云就问:“那边怎么样了?设灵堂了吗?”

叶子点头:“设了。清辉和清远去买棺材去了。连夜叫送过来。”

清涓耻笑:“给了多少钱?”

叶子伸出两根手指:“两千。”

两千,在农村不算是多,也不算是少。

清涓就说:“他那大舅怎么不挑拣清丰和清收去?两千块钱,没说棺材便宜?”说着,就问姚思云:“妈,我爸这位大舅,也跟我奶似的,就偏爱我大伯……”

哪里是偏爱你大伯?

只不过是你二伯和你爸把人家当舅舅的给得罪了罢了。

“你四叔四婶当了那么大的官。”姚思云就哼笑,“孟家,亲舅舅家,一毛钱便宜都没沾上。找过你二伯,也找过你爸,说要给这个儿子找工作,要把那个孙子孙女的塞到大学。全被他们俩给挡住了。他那大舅,今年都多大岁数了?倚老卖老的!你能把他怎么着?就是故意的,你又能怎么着?在省城的时候,你爸就说,叫一个他的表弟过来就行。谁知道人家来了。那时候是不方便,如今回来了,也不得罪他。不行就找孟家去。实在再不行,就拿钱说话。下面那些后辈们,也不个个都跟这大舅似的。”说完又说清平,“我还怕你的脾气当时就把你爸给怼回来……”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说几点:

第一:读者说的丧葬一条龙。这个我至今都没见过谁家这么办丧事。更何况时间线是十多年前。

我父亲就我和我弟弟两个孩子,我弟弟没结婚,父亲的丧事是我一手操持的。要是我听过这事,要是当时敢提出来,我不是被骂,估计会被还活着的叔叔打断腿,别人还得拍手叫好。风俗这事,很无奈!这不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他就是存在。你很惊讶,就跟我听到有些风俗也很惊讶和无法理解一样。有些读者跟我留言说过,他们那边如果哭不出来,是可以找专门哭灵的人。六百八百的雇人来哭。这在我听来简直觉得匪夷所思。然后会惊讶,竟然还有这样的风俗习惯。真要是一一的统计,我估计光是丧葬风俗,咱们都够出一大套书的。大家当故事看,就当是了解不知道的人和事了。如今虽说一直提倡简化丧葬。但是提倡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提倡之后的依旧很繁琐,更不要提十几年前的时候了。当然了,我相信世易时移,不久的将来,会慢慢消失的。在它还存在的时候,我用这种方式,将这种风俗记录下来。也许等我的孩子长大了,翻看的时候他也会惊讶,原来过去的风俗竟然是这样的!

第二:关于孩子在葬礼上的事。

首先我先声明,我跟大多数读者一样,非常反对小孩子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昨儿那一章发出来,我就觉得大家一定会觉得不适。还有人叫我这一章务必要解释。

我昨晚没睡好,就想着,我要解释什么?

说一件事吧!我父亲临终前六天没吃没喝,第七天没了。我两个堂妹,在知道我父亲已经两天没吃没喝以后,就赶回来了。两人其实都在外地。一个的孩子四十六天,另一个没出月子,生了孩子才二十五天。我妈就说,心到了就行了。不叫守。但是两人带着孩子,从人过世前住到我家,到人去世后过了头七。才带孩子离开。办丧事乱糟糟的,也一直在我家呆着呢。我是觉得特别吵,会惊扰孩子,会吓到孩子。但风俗里更多的人相信,不叫孩子在跟前,孩子的身上就压着孝。孩子会爱生病等等等等。她们也都大学毕业了,家里是不疼她们还是不疼孩子?但有些认识根深蒂固,就跟烙印一样刻在人的身上。我一直就担心孩子会出事,结果孩子没事。但是我家的孩子我觉得是受了一些影响的,比如会放一些悲伤的音乐。我儿子现在听到类似的悲伤的乐曲就叫关了,他说他一听就特别难受。只能说亲人去世,完整的参加完丧礼之后,他心里留下记忆了。一听到曲子就想起那时候的难受。他开始排斥!所以,我建议,不管风俗怎样,在能不带孩子去的时候还是别带孩子去。

第三:关于给亡者梳洗的事。

这一章里的内容说了一部分,我再说一个我见过的例子。一个巷子里的一个姐姐,出嫁后,跟他家关系不好的叔叔死了。叔叔有儿子没女儿,然后舅爷爷就说叫侄女洗。她当时就不,直接抬腿就走。最后人家那舅爷爷就不去了,她那叔叔在家里放了大半个月。最后还是她爸爸,在舅家门口跪了一晚上,那天还下着大雪。这才把人家再给请回来了。人才安葬了的。这事大概也就是七八年前的事吧。记忆特别深刻。

年轻的小辈,包括我在内。对这种事都有点接受不能。

但是后来我爸没了,人家舅舅那边也没那么为难,就说了,你们洗吧。知道你们伺候的好。我妈不叫人家给我爸梳洗,觉得人得有尊严的走。别叫人给摆弄。就我跟我妈我弟弟给梳洗的。衣服都是我们自己给穿戴的。我堂妹们就在门口递水递毛巾。

我不知道有些读者的年纪,但是我想说,从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成年之后,我觉得我成长了两次。一次是历经了生,生了孩子,我觉得不管是想法还是别的,有点不一样了。再一次就是经历了至亲的死,亲手操持,叫他入土为难。我觉得我似乎又感悟到很多东西一样。

这里面没有什么龌龊。老人不能动了,生活都不能自理了,糊涂的都不认识你是谁了。每天给擦洗,各种的消毒怕长褥疮。父母都有老的那一天,每个做儿女了到了一定的年岁上都得经历这些事情。在没有经历这些以前,也许说这些,还是有很多年轻的读者不能理解。我衷心的希望每个读者的父母都康健万寿,但假如有一天,你要为父母做这些。等你没有意识到丝毫的尴尬而做的理所当然的时候,也许就会明白了。

另:有人问‘谦高’的出处。我记得在洛阳的香山寺还是哪里,看到过一副对联。就是那句‘登高以谦’,这里是引用了一下,特此说明!

那就明天见吧!

另:补充几句,有读者一直说人设崩,对不起,想了一天一夜也没想出来怎么崩了?我再琢磨琢磨,我其实也没搞懂你们的想法。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是理智且永远正确的。且必须是毫无瑕疵的!我得想想,这对写塑造角色非常重要!

请大家文明看文,如有不适,跳过即可。

<!--pbtxt:84203:34026046:2018-11-1303:39:28--><!--bequge:10913:32715006:2018-11-1303: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