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寄希望于运气,这也太不靠谱了,还不如做足心理准备,等到真正落榜的时候,也不至于太过伤心。
在等待放榜的十几天里,贾敬真的是做足了自己落榜的心理准备,但偏偏这回他还真做了一次孙山。
名字刚好是正榜的最后一个,也就是此次乡试录取的最后一名举人,跟堂弟的名字写在同一张纸上,只不过一个在榜尾,另一个却在榜首。
都说他和堂弟是贾氏的一门双杰,只不过从前是他在前头,堂弟在后头,过了今日以后,堂弟的名字怕是要摆在他的前面,就像如今这张榜单一样。
为此,贾敬心里头还是有一点酸涩的,不光是因为这次的排名,而是他心里头清楚,就算是他考试过程当中顺顺利利的,水平也不足以拿到解元。
也就是说,抛开运气不谈,光看实力的话,堂弟还是比他强的。
不过这点酸涩跟中举的喜悦比起来,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正榜的最后一名,还真是走了大运,差一点点,他就又得重新准备三年的乡试了。
“你这次拿了解元,应该会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吧?”贾敬一扫以往十几天的阴霾,脸上全是喜悦,“我这乡试都是吊车尾考上的,明年的会试就不打算参加了,还是再等上三年比较稳妥。”
贾泽也没藏着掖着,“确实有这个打算。”
他的婚期还没定下来,不过估摸着应该是在明年,正好那时候就差不多全都考完了,金榜题名之后,再娶妻,也算是让两家面子上都好看。
别以为他不知道私底下大家对这门婚事是怎么看的,有说贾家在军中后继无人的,也有说张家鼠目寸光的,反正多难听的话都有,祝福的声音反倒是没多少。
这些话虽然不能够影响贾泽的心情,但是不代表不会影响其他人,所以倘若在大婚之前,他便能够金榜题名的话,也算是一巴掌狠狠拍到那些说闲话的人脸上。
“那你可要好好准备准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别看在金陵你能够拿到头名,天下之大,读书人之多,能最终去京城参加会试和殿试的人,全部都是浪里淘沙淘换出来的佼佼者,谁也没比谁差到哪里去,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就多去张府走几趟,但凡是张大人能提点你几句,就比你闭门读几个月的书读强。”
贾敬本人也是娶了读书人家的女儿做夫人,只不过家世是远远比不过张家的,岳父当年也是科举晋身,不过做了官之后,就没再怎么专心看过四书,对他学问上的指点实在是有限。
但是张大人就不一样了,不到二十岁便考取了状元,这些年又一直待在翰林院,于学问上可以说是愈发精进。
贾敬对此着实是羡慕的很。
此为好意,贾泽并非是不知好歹的人,连忙应承下来,就算是堂兄不说,他原本也打算平日里多往张府跑几趟的,借着请教学问的由头,私底下也能跟未婚妻见见面。
来金陵的时候,因为顾忌贾敬的身体,所以一路上走得不慌不忙,回去的时候就更不需要着急了,一路上悠哉悠哉的,莫说是快马加鞭的赶路了,连在野外露宿都没有过,宁可在客栈多住上一日,也绝对不在荒郊野外歇脚。
原本是计划离开京城三个月的,实际上却是足足四个月才回来。
四个月的时间,真的足够发生很多事情。
比如说自家二弟,先是被父亲施以家法,摁在凳子上打了整整十棍,不过现在伤早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若不是二弟过来跟他告状,他都看不出来二弟这段时间挨了打。
贾泽在金陵的这段时间,家里头寄了不止一封信过去,尤其是自家二弟,那信件基本上是几天就一封的节奏,别提有多频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