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人帮助他掌控地方,节度使的存在就变得鸡肋了。
那些节度使做了那么久的封疆大吏,文武兼备,回到京城做三省六部的主官,那是绰绰有余的。
李隆基借助着这一次的机会,不仅彻底完成了对朝廷的清洗,更大大增强了自己的掌控力,可谓是一举数得。那些庸人,哪里能知晓他的谋划。
要说起来,这都要感谢倾城的提点。
想到这里,李隆基的心头就软了下来。这个天下,唯有倾城才是最懂自己的。一日之后,朝廷辞官之人达百人之多,其中不乏二三品的朝廷要员。
在不久之前,朝廷为了对付世家门阀,已经对朝廷进行了清洗。现在又多了百人辞官,整个朝廷几乎要停摆。
理学的门人虽然有才气
加持,人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但是毕竟最高等级也就是举人。举人可以担任七八品的小官,但总不能连三四品的官员也让举人来做吧。
至于提拔朝廷原有的低级官员上位,那更不可能了。那些小官论起能力,还比不得理学的举人呢。
不过,李隆基随即就下了一封命令,让天下十道节度使及部分的州刺史回京担任三省六部的要职,至于原本的节度使权职一分为二,由新任节度使和采访使分摊。
他的这道旨意,再次令天下的局势变得迷雾重重。
在天宝元年之前,地方上的事情都是由节度使和采访使共同治理的,李隆基上位后,才改变为节度使一家独大。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节制周边敌人,避免了内耗。
现如今皇帝重新恢复了旧制,到底有什么用意?
现在南方的李明秀开始造反动乱,本来是该增强地方力量的时候,偏偏皇帝调动了原本的节度使回京,还进一步的削弱敌方实力,这未免太过于莫名其妙。
与这个一比,敕封周元宗一事,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