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都城外,杀声震天,战鼓四起,狼烟突突,车轮滚滚,矛戳戈啄,人仰马翻,殊死搏斗,片甲不留,血流成河。
主将戎车上,穿甲戴盔的公子无夏,一边镇定自若的指挥着乘卒出战,一边看着战场击鼓扬气,威震四方。
什么,一国太子亲自擂鼓?对。
这里说些与打仗有关的知识,东周前期,也就是春秋及战国初期,战争多以战车交战,徒卒(步兵)跟在后面,打仗都要排兵布阵。
而每乘兵车上的主力人员大致是三人:左边掌管射箭、右边掌管持矛应战、在中间的是掌管御马驰驱。
但主将的戎车,却是将帅居中击鼓,御者居左,持矛居右,比如此刻的公子无夏。
至于君主(即诸候)的车乘,因为当时某种习惯把左首当作上首,所以君主居左,御者居中,持矛居右。又有所谓‘驷乘’,四个人为一车,增加战斗力量。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诸候们都要亲自出战,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儿子。
正如姜美初所说,楚人虽彪悍,但天时不利于他们——冬季寒冷;地时同样不利于他们——这是中原人的地盘;人和却有利于他们,郑伯带领的盟国根本不团结,不肯出力,让远道而来的楚人能坚持这么久不回去。
晋国是中原腹地之大国,军事实力当然不容小觑,可是……诚如世人眼中所见到的样子,晋候昏聩,耽迷美色,偏宠偏信,让若大的晋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
可今日,楚晋一战,让诸多诸候国看到了晋国作为大国的气势,也看到了那个看似寡淡却英武威然的晋太子,他骁勇善战、豪气冲天,令楚人胆怯败阵。
郑都城门楼上,各诸候国明着是待命出征,实际就是站在城楼上观战,晋太子的表现如此卓越,太出乎他们意料了。
郑伯神情复杂,经此一战,自己以后还有机会会盟称霸吗?
公子兴等人心头的滋味更是难辨,他们没有想到,一向被人瞧不起的晋国公子竟是如此出色,把他们都比下去了,让他们如何不震惊、忌惮。
而作为公子季的表哥,公子呈心头的震惊比任何人来得都强烈,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