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带,友谊城南郊。
此时的友谊城外,已经不再是几年前一般充斥着红色的令人绝望的景色。
大大小小的树木、灌木零零散散的种植着,没有形成密林,但至少在红土地上添加了一些绿色。
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友谊城迎来了一场降雨,电视里说是市民们努力种树的结果,让大伙很高兴。
另外,今年还推出了土壤改良规划,由市政中心雇佣双双实验室,对郊区土壤进行生物改良,听说改良之后种植就会容易许多,不再需要魔法来维持植物的生命。
不过现在聚集在南郊的一众吃瓜群众,没有心思关注越来越多的植物,一群群在在围观机器人施工。
“卖花生、面包、馍馍、酱肉、麦酒、谷酒、瓶装水!”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在友谊城也不例外。
友谊城为方便市民自主交易提供手持刷卡机之后,像这样推着小小手推车做零售生意的人就出现了。
南郊距离最近的超市在13区,按地面线路移动有两公里多,这就是商机。
很明显零售生意赚不到什么钱,它的出现,也显示出友谊城开始出现人口多元化的趋势。
归功于数年前的世界门第一事态发生,深坑存在被镇压之后,那种能引人发疯的呢喃明显力量减弱。随之在龙元世界一侧,开始出现团队,以更为廉价的形式为非职业者提供铁堡至友谊城的引渡服务。
其实低收入阶层的引入,在友谊城早有需求。比如家庭服务之类的事情,用职业者显然代价还是太高,而且友谊城有完善的安全制度,也不需要那么多职业者保镖。
到现在,这项服务已经趋于平价化,每人单程只收十个金币,成了很多小团队过往时顺带的活。
10个金币,对于流浪或贩卖至铁堡的平民不算小钱,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支付这笔钱,寻求更好的生活希望。
里面的中间商,则是多年前随部分康特罗姆人跑到龙元世界的加布里将军开设的职业中心。
不得不说,康特罗姆幸存者在大裂隙捣鼓出的职业中心,其概念还是很不错的。当时为了不让幸存者后代变成文盲,职业中心同时兼有职业者训练学校、文化学习以及工作介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