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了旨意,柳淳没急着去办。
而是将老岳父和朱能请到了文渊阁,自己的值房中。
三个人落座,柳淳主动给他们沏茶,蓝玉哼了一声,“别献殷勤了,都是自己人,有什么只管说。”
朱能也道:“就是,我跟你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咱要是还见外,那可就不好了。”
柳淳端着热水过来,笑道:“不是见外,而是感谢,感恩!”
他一边说着,一边替两个人沏茶,“我本来是要自己出头的,结果你们挡在了前面,替我遮风挡雨,这心里真是热乎乎的,就跟这茶水似的,暖心。”
柳淳说着,将茶杯举起,蓝玉和朱能也笑了,同样举杯,一起喝了一口。
热茶下肚,三人的脸红扑扑的。
柳淳含笑道:“兵法到了今日,终于触及到了最最核心的问题,我这些年的布局,也到了最后的时刻。成败与否,都在此一举了。”
朱能发现今天的柳淳格外健谈,说起事情,滔滔不断,再也没有往日的神秘感,反而是推心置腹。
“军制改革成功,就有了武力作为保证,日后不管是谁,也别想推翻变法。”柳淳笑呵呵的,枪杆子出政权,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商鞅变法能够成功,那是按照军功授爵,培养出一支足以横扫六合的强兵……至于王安石,张居正之流,不敢触碰军制,只是在财税上面修修补补,完全是沙漠上建城堡,不堪一击。
柳淳布局变法多年,终于能彻彻底底整顿军制,他的喜悦可想而知。
坦白讲,促成朱棣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非常复杂,绝不是柳淳一个人的功劳。
蓝玉当年舍弃一起,跑去办学。
朱勇、丘骏、丘骢,年轻一代将领的优异表现。
最最关键,张玉临终前的遗言,化成临门一脚,最终促使朱棣同意改革军制。
的确是太不容易了,时机千载难逢,万古少有。
也正因为如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柳淳,你就不要卖关子了,赶快说,你打算如何下手?”蓝玉迫不及待追问。
柳淳轻笑,他从桌案下面翻出了一份东西,让给了两个人。
蓝玉接过来,朱能则是起身站在后面,两个人一起观看。
刚看了个开头,两个人就喷了。
“柳淳,你这是要拍马屁啊?”朱能怪叫道……瞧瞧啊,柳淳这货建议什么?他建议给兵马正名。
怎么正名?
大明的军队该叫什么?
咋看之下,完全是白痴一样的问题。
可仔细思量,明军貌似还真没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按照大明的划分,兵马分为禁军和边军,禁军又分为三大营,边军分为若干卫所……但是这些兵马的统称叫什么,还真没人能说得出来,因为压根就没有!
柳淳提议命名为“大明皇家武装力量”。
朱能和蓝玉看到这个称呼,第一反应就是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