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斯特嘴上说着并不喜欢意大利,但为了夏洛琳尊崇的帕格尼尼先生,他在这片和法兰西一样骨子里热情浪漫,风格却各不相同的土地上停留了不少时间。
在和它道别之际,李斯特发现自己的那本随身的笔记里已经记载了不少东西。灵感的片段和作曲思路都在纸张上清晰地铺开。他有些意外,但在整理出一大堆手稿之后,又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理所应当。
看着这些时而流畅工整,时而粗暴涂改的音符,李斯特慢慢想起了关于它们的点点滴滴。从米兰到威尼斯,再到弗洛伦萨和热那亚……关于文学的、艺术的,恢弘的、清淡的,意大利拥有的独特风情和姿态,都被钢琴家以李斯特的方式用音乐写在了岁月的曲谱上。
这种趁着年轻,自由地在地球上相伴着旅行的日子真的太美妙了。“私奔”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主意,走走停停,因为爱情就在身边,所以到哪都可以安栖。
最近夏洛琳的身体不知道怎么了,一直精神都不太好,或许换个地方接触新的事物会好一些。他问她下一站想去哪,她几乎没有思索,就直接告诉他一个明确的方向。
维也纳。
为什么?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是觉得非常合适。第一是回馈你带我来老师的故乡,也去维也纳看望一下车尔尼先生。
还有第二、第三吗?
如你所愿,第二是去那个音乐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吧,弗朗茨,你的音乐理念也需要在思辨中完善。
那第三呢?
第三,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点吧。弗朗茨,我想去看看,你第一场演奏会、你音乐之路开始的地方……
我想告诉那个曾经被伤害过得少年,他一直都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他的名字终将变作不朽的音符。
心湖上像是拂过了最轻柔温润的春风,被吹皱的心绪荡起涟漪,毫不犹豫紧跟着风将去的方向。
响起命运召唤的维也纳。
来到这座以音乐和艺术闻名的城市,或许对每个从这里走出去的音乐家而言就像是回到了家一样。至少对李斯特来说是如此。
一找到安顿的地儿,这位钢琴家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夏洛琳在维也纳的街上随意地浏览着。他像是一个在发掘宝物的孩子一样,每找到一处可以和脑海中的记忆重合的地方,他就兴奋着给她讲述关于他小时候在这的一切。
作为对热心向导李斯特先生的回报,夏洛琳打包了一小罐他曾经馋了很久的糖果,甚至专门给他买了一个随身的精巧糖盒。
在吃到了爱人亲手投喂的糖后,李斯特像对待宝贝一样,将那只小小的糖盒揣进外套口袋里。瞬间收敛了脸上陶醉的表情,露出他平日里谦和雅正的模样。如果忽视掉他发亮的眼睛和偶尔抿动的嘴唇,他的伪装还算是合格的。
历史上的大烟枪,自从遇到夏洛琳的那天起就很自觉地在收敛着抽烟的习惯。至少在和她确定关系后,李斯特就真的彻底将他的烟斗全部缩进了柜子里。
夏洛琳挽起他的手臂,也不在意行人偶尔异样的眼光,就那样亲密地依偎着他,抱着剩下的那罐糖陪着他徐徐走着。
她的爱人一直都是这样,虽然他耀眼得像天神一样,可以轻易让任何一个妙龄女郎都为他疯狂,但他总是特别珍惜一些微小的事情。
既然他都戒掉了烟瘾,那她要为他补上他童年里缺失的所有糖果。
夏洛琳握紧了糖果罐。
这一刻,她决定、要为他买一辈子的甜。
重新回到维也纳的李斯特终于重意大利的噩梦中醒了过来。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可爱的听众,他终于可以好好弹奏钢琴,好好演绎贝多芬、舒伯特以及他的好友肖邦和自己的练习曲了。
虽然《超技》曾被这里的观众视为不伦不类的曲子,但他却十分珍爱这部分十二岁灵感的杰作,甚至决定要重新修订整理后,再一次将他献给恩师车尔尼。
在维也纳的李斯特终于真正地感受到了音乐的味道。夏洛琳果然是对的,来这里之后,他觉得在文字和语言的争论中,他的音乐理念和追求越来越明晰了。
对音乐家来说,有高素质的听众是一种幸福,能比这种幸福更幸福的,就只能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徜徉分享灵感的花火。
而在维也纳,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朋友。
比如现在,在家里的晚餐桌上,除了李斯特和夏洛琳,还有一对“送上门”的音乐友人——偏分的金棕柔发贴合着头皮被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寡言男士和一位灵动可爱的在两鬓边垂着精致小卷的少女。
少女娇娇气气的十分可爱,听起来应该正当美好芳华的年纪。餐桌上她是对话的主角,不过字字句句离不开她身旁的青年。
这位青年有着些过分的深沉和稳重,他的话不多,语出便是直切正题。但他的目光一直都未曾长时间离开过少女。
也是在他身上,夏洛琳在旁观者的眼中看到宠溺的眼神。
她不由地多看了几眼这位沉默着进餐的先生。谁能想到呢,拿起笔来就言辞犀利的舒曼,平日里并不善言语。又或者,他只对着他的克拉拉说出华丽的句子。
罗伯特·舒曼和克拉拉·维克,相差近十岁的爱情,一对得不到祝福的苦命鸳鸯。维克老先生最近有事在身无暇顾及他的宝贝女儿,她才能偷着出来见一见情郎。
克拉拉用余光瞥见了夏洛琳看着舒曼失神,她微微嘟了嘟嘴,看向了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