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父比喻开咖啡店就要像树那般,脚踏实地。要想这棵树长成百年嘉木,需要确定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做事。
“你自己得要先明白自己需要开多大规模的店,需要多少员工才合适?应该怎么样为客人服务,又怎样促进销售等等。你不明白,就写下这些待办的事项,现在立刻去做的事情,接下来需要熟练掌握的事情,将来也会持续做的事情,这家店将要担负的使命。肯定写下来之后,你自己都会大吃一惊。”
李父说的这些都是经营一家店的基础事项,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的。
他无非就是想告诉儿子,开店做生意,这表面上看这是一条漫漫长路,其实它是通往目标最近的路。
“你一个月的工资也就那么几千块钱吧?”李父眼里,满是不起眼的神色。
李江明白,那几千块在父亲眼里或许是不算什么,但是在自己心里,就足足有千斤重。
李父不觉地笑了,笑儿子幼稚,也笑儿子一根筋,说道:“这说明现实还没有把你逼上走投无路啊,你就是心里依仗着还有工作,还有一条退路,你的心里才会这么地一心两用,你开店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是在想,最坏的打算也就是关店好了,亏了点钱不要紧,重要的是自己得到了经验,得到了人生阅历。”
被父亲猜中了小心思,李江沉默了。
“就是因为你一心两用,总觉得自己还有退路,才在开店方面不够下功夫。你将店面交给两个员工去打理,你却又在别的地方工作,你想你是抱着什么心态上班的?想想你的员工是什么心态上班的?你能够巴望着这两个员工能给你打理好这家店,做梦吧你!”
李父的话犹如一桶冷水,将李江泼醒了,自己在华仁的心态也就是得过且过,心里有抱怨,花的心思还远远不够自己打理店面的精力和时间。
换位思考一下自己请来的这两位员工,虽然是熟手的员工,但是主人公意识肯定是不如老板自己,他们也是领了死工资,不知道明后天会不会冲动辞职的人。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辞了在华仁的这份工作?“李江直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