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认为,祖父定下的规矩十分妥帖。”抱琴又道。即使允熥这样说了,她也不敢提任何建议。
允熥摇摇头,但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说道:“祖父当初定下的规矩,不许宗室子弟经商、做工、种地,也不许参加科举、入国子监、讲武堂读书,只能牧守一方统兵治民。而且祖父定下了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级封爵,各等均定下俸禄。”
“夫君,这不好么?祖父当年将八代以后的宗室都考虑到了,为他们预留了俸禄与爵位,使得宗室人人不愁吃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岂不是好事?”抱琴想了想继续说道:“虽然等数代之后朝廷负担不轻,可夫君不是将许多藩王都打发到了海外,也包括文垚,朝廷的负担不会多大的。而且贸然改动,会引起宗室不满,夫君还请慎重。”
抱琴当然马上听出了允熥的言外之意,不由得劝说起来。宗室是大明朝廷一个很有分量的筹码,或者说派系,即使他们不会在朝中为官,也不会过多出现在京城。现在因为允熥的种种做法对宗室大多很好,所以宗室都支持允熥,这也是允熥能够顺利推行各项改革的原因之一。
但若是动了宗室的利益,他们定然会反对,而且取消对允熥的支持;之前因为允熥改革而利益受损的文官也可能会趁机反扑。允熥若是撑不住,正在进行的各项改革就只能夭折,以后也不用想进行改革了。
“你说的为夫明白。可变革是一定要变的。祖父当年考虑到了八代之后的宗室,但九代之后的宗室呢?十代甚至更多代之后的宗室呢?即使许多藩王封到海外,但总有在中原不愿就封的亲王、郡王等,这些人也不断传袭后代,早晚有一日,朝廷会不堪重负。加封藩王至海外只能延缓这一日到来的时日,但不能免除。”允熥说道。同时他回想起前世看到过的明代后期许多已经没有爵位可以承袭的宗室的惨状。有些人饿死了,有些人则去做强盗。碍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地方官抓来了也不敢严刑拷打,更不敢杀头,顶多关几日就放了,嘱咐这一系的亲王严加管教。可亲王岂会听地方官的话管教他们?何况关在府里还得自己给饭吃。装装样子就放出去。最后在一些地方宗室成为了当地的毒瘤。
“当然,为夫也知晓你的话有道理。所以为夫也不打算进行多少变动。只是变动三点:其一,从为夫的诸子开始,不再成婚前加封亲王,而是较低的世袭爵位,只有为大明立下功勋后才能提升。”
“其二,世袭郡王以下不含郡王的爵位的宗室,允许做工、为农,允许参加科举、入国子监、讲武堂读书,以后为朝廷官员。”
“其三,已经加封的亲王、郡王不论,封到海外的宗室不论,从今年开始,所有加封世袭爵位之宗室所加封之世爵不再世袭罔替,而是逐代递减,亲王之子只能承袭郡王爵位,其他儿子只能再降一等。”
允熥认为,有这三条,基本上就可以杜绝宗室膨胀的太厉害了。随着加封为亲王的越来越少,即使有少数也会降等承袭,财政负担不会很快增长,足以维持三百年内不用为为宗室开俸禄犯愁。至于三百年后,若是允熥改革的制度能维持下去,也该到资本主义,不得不进行更加剧烈的改革了;若是维持不下去,那大明也该完蛋了。
另外,其中的第二点允熥没有允许宗室经商。他这是担心宗室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搞起‘宗室资本’,破坏现在的工商业制度,同时也是防止封到海外的藩王派出自己爵位低的后代来中原经商,不正当的获得钱财补助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