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是岷藩?高,苏王这几年打仗也十分卖力,苏门答腊岛上也没多少外番之国了。而岷藩这几年一直没有打过仗,也该南下攻打勃固了。何况岷藩距离西边的那个地方也近。”徐增寿马上问道。
“岷王会不会攻打勃固可不好说,占据一地,也未必一定要动刀兵;至于距离西边更近,从苏藩走水路去西边,比走陆路更加方便,陛下将来若是攻打西边,必定会出动苏藩之兵。”
“当然,更加要紧的是,”徐晖祖说道:“苏王,罢了,在自己家直呼其名吧。高煦用兵打仗比岷王更加厉害,虽然他平素给人勇猛之像,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却又狡诈如狐,跟着他打仗即使不胜也不会损兵折将;可岷王用兵打仗的本事比不上他,更兼他身边将领、部族虽多,却泾渭分明不易统一指挥,进兵向西若一路都是弱敌自然没什么,若是有一个强敌多半会吃一个大亏。所以兄长打算让你去苏藩。”
“罢了,那就去苏藩。”徐增寿说道:“反正高煦和我的关系不错,苏藩与中原联系也更加容易,就去苏藩。”
“。”
……
……
过了几日,徐晖祖上折子,提出现在的武官考评之制有些地方不太妥当,请求修改。这事就是允熥指使的,当然马上批准。然后又过了些日子,他将新的武官考评之制送到允熥桌前,允熥下发大都督府各衙门议论。
允熥对武官考评之制的变化不大,主要就是修改了一下和平时期武将�纳�ǎ�约拔闹拔涔俚钠蓝u曜肌k淙辉薀紫不洞虻土叶鹊恼秸��衔�推绞逼诰�踊崧��嗷担�辉敢饩�映て诓淮蛘獭��词故窍执��雍推骄昧艘不岢鱿指髦指餮�奈侍猓��槐厮倒糯��恿恕���杂诖竺骼此担�蛭�鼙叩墓�一�径急却竺饕�睿�蠖嗍�酝庹秸�疾换嵊惺裁词找娲炕ㄇ���艺秸�耘┮倒�纳��跋毂冉洗螅��膊荒苊刻於继羝鹫秸��蠢春推绞逼诨嵩嚼丛蕉唷k�运�匦胫贫u�雍闲囊狻6怨�矣泻么Φ奈浣��ㄆ蕉u曜肌�
至于文职武官的评定标准制定也是十分必要的。文职武官虽然是武官,但干的活是文职的活,自然不能用武将的评定之制,但军事机构做事的要求和政务部门做事的要求还有些不太一样,现在沿用的文官评定之制也不合适,必须制定新的制度。当然,他为了能够不对文职武官的工作产生多少负面影响,变化也不大。
所以不论文职武官还是武将都没有提出异议,这个考评之制就通过了。
正如他们兄弟所预料的,徐家再次引起众人的妒忌。你本来就是大明第一勋贵,徐晖祖又是新一代将领中立功最大之人,现在又这么受皇帝宠信,不妒忌你妒忌谁?
徐晖祖也按照之前的谋划,正式上奏折,请求准许他辞官。他今年才四十岁,告老自然不太合适,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认为用伤病为借口最好,就以之前在伊吾之战受了伤,一直没好透,最近又有加重的迹象,难以处理大都督府的差事,所以请求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