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宗喀巴讲解完了《金刚经》第二卷,暂时停下喝口水润润嗓子,允熥才过神来,由衷的赞叹道:“大师真不愧是佛学大师,虽然朕并非是藏传佛教的信徒也听得入神,若是大师能时时在朕身边讲解佛经,说不定朕就会供奉藏传佛教起来。”
“多谢陛下夸赞,其实贫僧对于佛经的理解也不过是一家之言,虽然不至于错误,但或许有未能明了佛祖深意的地方。就连贫僧自己,重读佛经有时都会有新的感受。”宗喀巴说道。
“大师太谦虚了。朕也曾听几个中原的佛教大师讲解佛经,依朕来看,他们都比不得大师。”允熥说。
这话宗喀巴不好接,他也就没接,而是待允熥不再说话后问道:“陛下还想听贫僧讲解那部佛经?”
“适才听得都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都有的经典。朕想听一听大师讲解汉传佛教没有但藏传佛教有的经典。比如有一部《菩提道炬论》,据说乃是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所做?”
“陛下,《菩提道炬论》确实为阿底峡尊者所做。”
“这部经典是汉传佛教所无的,讲了什么?”
“这部经典讲了被称为‘三士道’的观念。现今‘三士道’是我藏传佛教的重要理论。”
宗喀巴细细讲解道:“三士道中的‘三士’,指上士、中士、下士,是人的三个层次。下士处于下士道,以解脱今世苦难,求得今生快乐为目的。下士道之人,只有皈依佛、法、僧三宝,才可在六道中上升一步--脱离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死后往人、阿修罗、天三善趣中投生。……此为修行的第一步。”
“之后就是修中士道。中士道之目的是达到涅盘境界,所要修炼的是戒定慧三学。……由戒而定,由定而慧,从而进入涅盘世界。此时修行之人已经自我成佛,但还不能转生入世、教化众生。”
“可无论是中士道还是下士道,都处在六道轮回之中,而要成佛不光解脱自己,还要普度众生,这就需发菩提心,实行布施、持戒、忍耐、精进、静虑、智慧‘六度’,得无上佛道。如此已来既可度己,又可度人,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这就是修行的第三步——上士道。”
“依照大师所言,那人是有来世,能轮回转世的?”允熥听完宗喀巴的详细讲解后,出言道。
“陛下,普通人虽然有来世,但死后只能轮回,失去前世的记忆;可修炼有为止上士道之尊者,却可将灵魂从身体中脱离,在这具身体即将衰老死亡之时转托道另外一具新生身体上。这就是转世,意即修炼有成之尊者灵魂能够生生不灭。”宗喀巴回答。
“原来如此,”允熥笑道:“朕原本自己看佛经总觉得不清不楚,这下听大师讲过后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