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人口过少的话对于吐蕃来讲不是什么好事,就连朝中大臣都颇有微词,都松芒布吉不是钦陵,没有那么高的威望,只好决定跟大周和谈。
当然对内的说法是和谈,但在大周这边相当于吐蕃投降。
既然是投降那么赔款割地是一定要的。
都松芒布吉刚刚亲政就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气得要死,可他又不敢继续打下去。
他没有钦陵的魄力,再加上也不太能指挥得动人,更何况下面人心浮动,他不把吐蕃内部稳定下来的话,就算打赢了这一场战争也没什么用,说不定还会有人趁机把他给赶下台。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都松芒布吉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他想得很开,反正当初跟大周打仗是钦陵一力促成的,他作为吐蕃赞普一直都不赞同,这个时候及时止损才是正确的。
而他手下那些被大周武力吓得害怕他们打上高原的大臣们也纷纷表示的确是这样。
都松芒布吉倒是想要投降了,可武曌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一次把吐蕃打疼,过个十年二十年,说不定还会被对方抢走安西四镇。
只是这一次就连狄仁杰都有些不赞同,谁都知道打下吐蕃肯定有好处,可问题是大周的财政撑不住了啊。
武曌将天堂和万象神宫又重新装修了一遍,为的就是配得上电灯,整个皇城如今也用上了电灯,还有发电站的建设以及通往发电站的路——他们这里没有条件建立水电站,洛水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够格,只能建立火电站。
火电站就需要运煤过去,修路又是一笔钱。
当然电灯的普及肯定是有好处的,至少在晚上看书的时候眼睛舒服许多,可花费的钱也多啊。
狄仁杰跟武曌算了一笔账之后,坦白说道:“现在除非募捐军费,否则很难支撑下去,而且吐蕃与西域不同,大周士兵未必能够适应高原气候。”
武曌最后也只能无奈说道:“那暂时和谈吧,反正已经快要过年,等越国公入京再看。”
狄仁杰忍不住说了句:“越国公对战事并不精通。”
武曌却说道:“不需要他精通战事,万一他再弄出一些新的武器来呢?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启程。”
骆时行此时还真启程了,这大概是他第一次十分积极的去洛阳,因为他会跟程敬微一起过去,他们俩这一年的时间里都升了爵位,还等着过去补手续呢,倒是其他三州刺史被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