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的圣旨到了,来人还是曾孝宽,快马加鞭而来,一个几乎不会骑马的宰相之子,如今短短时间,竟然练就了一身精湛的马术。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从东京枢密院白虎节堂带过来的虎符,北方兵马,皆在节制之下,任由甘奇调动。
“辛苦了,孝宽,也辛苦曾相了,待得回京,一定上门拜访曾相。”甘奇拿着这些东西,也承了曾家的情。
曾孝宽嘿嘿一笑:“甘相公不必如此客气,都是小事,还有朝廷拨的钱款在路上,想来十来天内就能到了。拢共四十七万贯,甘相公不要嫌少,这可是陛下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凑到的,其中有二十万贯来自内库。”
“不嫌少,有这么多钱已经出乎意料了。”甘奇笑着说。要说这大宋朝,一年的岁入在六七千万贯,加上甘奇改革商税之后的收入,勉强在一亿贯左右。
但并不是说东京朝廷每年就有一亿贯的钱财可以拿来花销,各地的赋税收入,本身在各地就得花销出去很大一部分,比如各地官员差吏军汉的俸禄,衙门里的日常开支,这是直接就发了的,其次修桥修路修学堂,这又要花去一笔,还有一些大小灾难之类。
富庶的地方有结余了,才会往上级交,转运使衙门做好统计之后,就会报到东京来,也会把结余运到京城。当然,也还有穷地方,或者有灾的地方,那自然是入不敷出,还得朝廷补贴,不然俸禄都发不出来,转运使衙门在地方上也会做这种事情,把富裕州府的钱直接运到穷州府去。
而今这大宋朝,基本是南方补贴北方的局面。并不是说河南河北中原之地穷,而是近些年黄河泛滥,水灾太多,还要养边境兵马,整个华中平原,本来是极为富庶的地方,如今却也交不出钱给朝廷了。
至于西北,那就更不说了,连年征战,靡费无数,也得朝廷频频补钱。
魏晋之后,唐宋之时,几乎就是中国经济局面的一个转折点,经济中心南移,从此之后经济中心就再也没有往北去过了,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后世。
按照这种角度,汴梁说起来,在地理上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都城所在。兼顾南北,既与北方边境战地不远,又与南方经济中心也不太远,是一个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汴梁的繁华,显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其中。
说完钱的事情,曾孝宽又道:“甘相公,这回宣了这封圣旨,小弟暂时就不准备回京了。”
“哦?不回京了?”甘奇倒还没有反应过来。
曾孝宽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家父说小弟长这么大,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希望能在甘相公麾下效一些犬马之劳,也长长见识,还能与甘相公学一些谋事之道,还请甘相公不要嫌弃。”
曾孝宽这话,说得姿态极低,犬马之劳这种词,就不是文人会轻易说出口的,说出来带有自我贬低的意思在里面。
这个官二代,不简单。难怪日后也能当上宰相。
“孝宽言重了,既然曾相如此安排了,我岂能还有二话?不若你就先跟在我身边做一个文书刀笔之类的事情,待得回京了,我去官家那里给你讨一个枢密院承旨之类的官职,如何?”甘奇知道投桃报李,应该的。
“官职什么的,小弟不多想,只愿跟在甘相公身边耳濡目染,往后也做一个有用的人。”曾孝宽一直自称小弟,但是真要论起年龄,甘奇十有八九才是小弟。
“好,那就这么说,今日就上任,帮我草拟一些公文,发到陕西与秦凤的,招兵公文,具体细节你去问狄相公。”甘奇直接交代起了差事。
“下官这就去办。”曾孝宽还真的干劲十足,转身欲走。
“稍等,再行一篇去东京的奏章,请调商税监主事李定为析津知府,另调蔡确判析津府,还有孔子祥出知涿州事,冯子鱼请调易州知州,苏辙知檀州事,苏轼知滦州事,陈翰……陈翰好像没有功名在身,他祖辈可是开国功勋,父亲也是知京县,恩荫一个官吧,判大同。还有……”
甘奇一通安排,东京此时正在分蛋糕,但是这蛋糕是甘奇打下来的,他也要分,分他七八个地方就可以了,还有一堆人,资格还不够的,回京在运作,判官推官,也要弄一堆在手。
一人得道,岂能不多让几个人升仙?
官场这一道,当地方任职是必须的,而且在地方上提升品级,回京就能重用了。甘奇是要趁着自己如此大功的时候,把许多人的前途都布局好。
曾孝宽是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人的名字他倒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想到甘奇竟然胃口这么大,一口气要了七八个官职。
没有想到甘奇胃口还不止如此,又道:“你再问一问狄相公,军中之人该如何升迁,请他先出一个意见,到时候我看一下,再来决定。先前的奏折先不要发,待得军功奏折一起发。”
文官要升,那些卖命的武官更要升,史洪磊、折克行等人,连升几级都不为过。
“甘相公放心,下官一定把此时办得妥妥帖帖。”曾孝宽在惊骇之中点着头,心中却还升起了一些羡慕之心,不说别人,就说陈翰,他是知晓的。陈翰虽然是开国功勋之后,但是到得如今,陈翰的家世比起曾孝宽早已差得十万八千里,陈翰老爹陈礼,不过京畿小县的知县,陈翰压根就没有资格恩荫。
但是甘奇一开口,就给陈翰恩荫了,还直接到了大同府任判官。连有个宰相老爹的曾孝宽,也不过是审官院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闲职,但是陈翰就因为结识了甘奇,七品下就到手了。
曾孝宽此刻,多少有点后悔之感,后悔自己怎么不早点认识甘奇,如果早点认识甘奇,为甘奇奔走一二,此时说不定也能主政一方了。
不过事情又想回来,而今也不差,待得回京,枢密院承旨,也不错。
“有劳。”甘奇还客气一句。
曾孝宽拱手退下,才刚赶到燕京,立马就开始干活了。也是甘奇身边实在缺人手,特别是缺处理政务的文人,曾孝宽来得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