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甘知州又升官了

蒲氏一族,已经开始了真正的迁徙,从广州迁徙到泉州来。

广州与泉州的地理位置是有区别的,两广之地,如今还属于开发不足的地方,官员贬谪多去这些地方,广东真正要崛起,还得是明清时期。

泉州在广州之北,离江南更近,相比而言也离权力中心汴梁更近,而且泉州产好瓷好茶,所以在宋朝而言,泉州的贸易比广州是要发达很多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朝廷对于广州的掌控力是比不上泉州的,所以这些胡番商人把落脚的首选放在广州,也是最安全、最方便的选择。

如蒲氏一族,从越南占城到广州来,慢慢发展之后,又从广州迁徙到泉州来,这很符合外国人稳扎稳打的规律。

到得蒲氏这般的巨商,到泉州来发展也是迟早的事情。真正能在泉州站住脚,蒲氏一族也就彻底在东方站住脚了。

其实历史上的蒲氏,是很有眼光的家族,也是很有能力的家族,决策者也很有魄力。哪怕是说他们在宋朝最后时刻倒戈相向,站在中国人的角度而言很气愤,但若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而言,其实这是一次很明智很成功的抉择。

毕竟蒲氏是外国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大宋倾颓的时候选择与蒙古人站在一起,想要世代的荣华富贵,也无可厚非。

从这个角度而言,蒲氏其实是相当有智慧的一个家族。

不过话也说话来,敌人就是敌人,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也就不谈什么角度了。

甘奇把钱给蔡济,让蔡济付了船厂的股金,也让蔡济去购买了许多瓷器茶叶,乃至江南的丝绸之物,装满了两艘船。

船队出发了,从泉州往南,过广东广西,过海南入南海,过马六甲,过印度洋。

生意上的事情,甘奇也懒得多操心,他也知道这一趟稳赚不赔,哪怕是自己的两艘船沉在半路上了,蒲志高也不可能让甘奇赔钱。

甘奇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了蒲志高。

甘奇要两样东西。

一样是棉花,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与阿拉伯,但是在印度与阿拉伯。这个东西看起来不起眼,但是用起来作用极大,特别是中国这种跨维度极广的地方,很多区域都属于极为严寒之地,有了棉花,不仅能促进社会发展,还能促进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所以甘奇要很多棉花籽,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

还有一样东西,兴许比棉花还要重要。那就是一种稻谷,占城稻,就在中南半岛,就在越南。只是一直没有人重视这个东西。

占城稻为什么这么很重要?因为它属于热带稻种,它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一年能熟两季,什么意思?就是说一片水田,一年能种两次稻谷,能收两次稻谷。

占城稻进入中国的时期,其实也是宋朝,只是如今还没有来,更没有真正推广。

甘奇要加速这个进城,在中国许多亚热带区域,在中国许多夏季很长,而且很炎热的地方,都是很适合种这种两季稻谷的。这能大大的提高南方粮食的产量。

所以甘奇宁愿不要什么价如黄金的香料,也要这种热带稻种,能运几船就运几船,巨资收购。

当然,两季稻也有两季稻的劣势,一是口感差了一点,二是产量略低,但是两季加在一起,那产量是远远超过中国传统的一季稻的。除非袁隆平把杂交稻谷推向的一个高度,才能打败两季稻。

在这个食物紧缺的时代,口感差完全不是问题,所以说占城稻就相当于没有缺点,甘奇只盼望等到船队回来的时候,能有大量的稻种,立马就可以在泉州推广,泉州就是极为适合两季稻的地方。

两季稻是一个大杀器,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就能更多的解放生产力。

泉州,在甘奇心中,其实可以称作一个特区,他想把这里打造成真正有资本主义开始的地方,他想在这里看到工业的萌芽。因为这里太适合了,天高皇帝远,商业发达,手工业发达,矿产资源也丰富,一切的基础都有。

这些都是要一步一步实施的,现在首要之事,就是把棉花与占城稻的事情落实,农耕型文明,粮食产量能大幅度增加的时候,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甘奇带着憧憬,亲自到港口去送船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