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大礼

清宫熹妃传 解语 1175 字 8个月前

“不错,每次科举,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试题泄露的情况,有些考生为了考中举人或是进士,就花钱买来试题,然后请人事先做好背熟,待到科举之日,对着题目依样画葫芦就行了。这样取来的官员,你说能用吗?”

“可这乡试会试的题目,不都是主考亲拟的吗?别人如何能得知,还这么大胆拿去买卖?”

“这一点,朕很奇怪,所以这次由朕统一拟定试题,然后赶在开考之前交到各省主考手中。”雍正四年考举作弊一事出来后,查了不少官员,也撤换了许多,但是否真的不会再出同样的事,胤禛并不确定,所以几经思量,决定由他自己出题,开考前送到各主考手上,最大程度的避免试题泄露。

“皇上思虑周全,看来这次任谁想作弊都是不可能了。”凌若的话引得胤禛一阵感慨,“每次科举,都会严加搜查,但凡发现作弊者一律赶出去,终身不得参加科举,但还是每次都能查到许多,屡禁不绝!”

凌若拨着耳边的碎发道:“有些人自身学识不好,便心存饶幸,想着靠旁门左道赢取功名,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十年寒窗,哪个不想一朝登上皇榜,成为天子门生。”

“这样的门生,朕不要也罢。”微凉的声音在这秋意渐浓的御花园中响起,也昭示着胤禛肃清科举,杜绝考生舞弊的决心。

午后,胤禛拟定试题,除了交给弘历之外,余下的全部火封之后,八百里加急送到各省的主考手中。

而这个时候,弘历已经开始动手将英格布在浙江的官员一一拉下马,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有英格的庇护,一直不曾肃查。如今弘历身居吏部,趁着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核,对弘昼所呈名单上的那几个人,严加追查,自然揪出了许多问题,吏部最后所下的决定,是将这几个人就地罢官,然后押回京城受审。

这个消息一传到英格耳中立刻就坐不住了,那几个人皆可说是他的心腹,而且极为忠心,浙江新政一事之所以推行的如此缓慢艰难,他们功劳不小,若是就这么没了,实在是一大损失。

同时他心中也颇觉得奇怪,弘历为何会突然对那几个人动手,好像一早就知道这些人是他的人一般,难不成……是弘昼?

一直以来,他对弘昼都说不上太过信任,尤其是在浙江新政推行下去后,更加有所怀疑,但当中有两个人的名字他并不曾告诉弘昼,又是如何泄露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