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则暗暗庆幸,庆幸的是原来王县令在这时,从不吩咐他们动了手脚,反而,反过来会监督他们会不会动了账目,那时他心中还有过埋怨,觉得王县令太过严苛了。
后来唐县令来了,唐县令虽有小贪,让他们动点,但是他官心重,怕事发扒了官,因此做的手脚不大,不然,今天他们可得就要被交待在这县主手里了。
“唐县令,许县丞,李师爷。”唐黛冷着脸点名三个人。
“下官在。”三人立即跪在唐黛面前,头上冒了汗,身上颤抖着。
“这长安县以前有个江县丞,他是怎么死的,又是因为什么死的,想必你们都清楚吧?”唐黛拿了手指轻轻的敲了敲桌面,冷声问三个人。
“下官知道。”三人又同时回复。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还不是也是因为心太贪婪。
“知道就好!今天你们三人的事呢,我暂时记在我的账上,不予追究,但你们要做到心里有数,将前面的账该补的补了,该平的给我平了。我这人,别的优点没有,但是这账目到我这,有一丝漏洞也别想逃了我的眼去。而且,我看账簿,一目十行,全是心算,从不会用算盘,所以呢,就快。这一快啊,对于我来说,哪怕十年的账簿摆在我面前,我三天就能准确清楚的看完。所以说,在我这,这账簿的事情上,你们还是不要心存侥幸。”唐黛淡淡的看了三人一眼,缓缓道,虽语气平缓,但砸在三个人的心上,有千斤的力道。
“谢县主不追究,我们即刻去将账查仔细,做得清清楚楚,再也不会错了。”三人趴在地上,对着唐黛千恩万谢,磕头如捣蒜。
唐黛之所以不追究,是因为她发现账目还是很清晰真实的,偶尔有一笔两笔,数目并不大,可见三人贪污不大。更何况唐黛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所以只给三人警告了一番,这一次就放过他们,以观后效。她刚接手长安县,不想兴起风雨,她要长安县平安的过渡到自己手中来。如若以后再犯,她可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恩,你们二人去吧,将账本搬走,给你们一周的时间将账簿改了过来,一周后我会彻查。唐县令留下。”
许县丞,李师爷擦了擦头上的汗,赶紧叫人帮忙,将唐黛面前堆着的账簿全部搬走。
“唐县令。”
“下官在。”
“希望你能监督好他们,为我管理好长安县的事务。按唐家村排辈,我还得叫你一声叔,看在三奶奶的面子上,此次的事我不追究,但不代表我永远这么好说话。明白吗?”
“是,下官明白,下官一定监督好他们,将所有的账本修改正确,亏空的东西全补上,差粮补粮,差银子补银子。”
“恩,你们懂我的苦心就好。三奶奶最近在府中过得怎么样?眼睛好些了没?心情怎么样?”唐黛不再谈公务,她今天来县城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将话题转到私事上。
“小妞,你三奶奶很好,刚在我妹妹你小梅姑姑那住了些时间回来,现在在我府中住,她听了我说你从京城回来了,一直在念叨你呢,说是许久没见你,甚是想念你。”唐贾孝不愧在官场混了十几年的,听了唐黛的话题转到私人上,忙也从善如流的不再叫唐黛为县主,改称她的小名,以示他是叔,以示亲切。
“哦,那就好,等我空了,下次来再去看看她,我这刚刚回来,许多的事要做,今天没空去看她,叔你替我带句话给三奶奶,让她自己保重身子,不用挂念我,很快我就会去看她的。”
“好,叔一定带到。”唐贾孝忙应了。
开玩笑,他能不应吗?!人家是与县主攀不上亲戚,攀不上关系,他现在可是现成的关系在,他回去还不得给老娘好好供着,只要老娘在,他与县主的关系就不会断,说不定以后还得靠了县主往上升呢!
“恩,那我走了。县衙的事,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你们把事做好,不用担心我不用你们,赶了你们走。只要事情做好了,我向来赏罚分明的。”唐黛临走时,又叮嘱了唐贾孝一句。
“下官明白,恭送县主。”
唐贾孝将唐黛送到县衙前,看着她上了车,才转身回了县衙,在头上抹了把汗,拍了拍胸口,真是要感谢老娘以前行善,对县主有恩,让县主感恩,要不然今天的事就不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