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族长那也传来了消息,祠堂的修缮已经差不多了,可以去为唐老爷在祖坟那挑地,等祠堂修好就可以迁入了。唐黛与李氏商量,可以先挑好地,坟茔修好,到了今年腊月,大哥,三哥一起回来后再迁入合理些。李氏想想,的确不急这几个月的时间,孩子都在家了,二贵哥哥才会高兴,也就答应了唐黛的建议。
五月末,唐黛的四个作坊都建好了,地契也全部批了,送到唐黛的手里。建作坊的建筑队都通知唐黛去验收作坊,结算银子,于是唐黛又去了外公家一趟,请了三舅舅过来,带着贺柱子去验收接手作坊。
作坊的设备配置,大小规模,招工的人员数都是按照唐家村的作坊来的。作坊在建的时候,这些东西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人员招工也在作坊所在的村庄,叶子村,猫尾庄,南充村,南阳村这四个村的村长的配合下精挑细选的人员,这些人都是勤劳朴实肯干,爱干净没啥恶疾,没有偷鸡摸狗的爱好,手脚麻利,做人正派的。
只是作坊的管理人员,着实让唐黛费了一番脑筋。小舅舅已经熟悉了这一套管理流程,就不让他呆在唐家村了,而是选了离李家庄最近的村庄叶子村的作坊,派小舅舅过去管理。
其他三个村庄,唐黛想了半天,在唐家村的作坊里挑了三个最出色的三个人出来,派了过去。而唐家村本村的作坊,唐黛则去请了唐柱子,刚开始唐柱子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答应,但在唐黛的劝说下,并答应他前期唐黛自己也会在作坊里一起管,等他熟悉了,她才撤,唐柱子才答应了。
唐有望见儿子废了几十年后,这身体慢慢的好了,现在竟然还能去作坊里当管事,高兴得眼眶都红了,偷偷的跑到老伴的坟前烧了纸,告诉她这让人高兴的事,且大哭了一场。
李桂花更是激动的拉着唐黛的手不放,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直到唐黛不好意思了,才放开她。
而祖屋的唐三贵自那没脸的事后,也慢慢休养恢复了精神,听说小侄女不仅在全镇上开始种了辣椒,还又开了四个作坊,五个作坊里就有四个是本村的人做了管事,但他这个侄女却完全没有想到他这个三叔,让他也去做了管事,心中对唐黛的不满越发多了起来。
唐黛家的作坊开张运营,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四个作坊的开张时间都在六月,但是时间上却是错开的。叶子村的定在六月初二的好日子,猫尾庄是六月初八,南充村六月十六,南阳村六月二十。看着这排得紧密的日子,唐黛自己都不禁笑了。
六月,天气变热,镇上所有人家的辣椒都已经挂果了,就等辣椒作坊开张后开始收购,在各村跑着忙着的唐黛明显的被晒黑了,也忙瘦了,看得李氏是心痛不已,但是又无奈,小闺女小脾气可是倔得狠,她认定的事一定要做得好好的,不会松懈一点。
六月二十,南阳村的作坊开张后,工人也进了作坊,有序的忙碌起来。至此,所有的作坊都顺利开张了,站在作坊外的唐黛轻轻的吁了一口气。只要后面作坊的运营顺利,那明年她在长安县全县种辣椒的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唐姑娘,现在可是忙完了,这天太热,到我家休息一会,喝口水吧。”
走来的人是韩村长,招呼着唐黛。
“好,这天是热。”
原来在唐黛定作坊位置的时候,这精明的韩村长主动的找到了唐黛,说是自己村里有一大块空地,适合造作坊,只要唐黛全是在村里招人,作坊的地皮前三年免费给唐黛用,三年后唐黛再付钱买下就行。
唐黛听了,非常欣赏他的想法,觉得这人的商业头脑灵活,做个村长屈才了。怪不得家里几个孩子培养得好,家业也不少。既然可以免费使用三年,她何乐而不为,立即就答应下来将一个辣椒坊放在他南阳村。
唐黛与小青跟在韩村长的身后,朝他家走去,一路上引得村人纷纷侧目,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小姑娘可厉害了,不但会种辣椒,还会开辣椒作坊,不知道将来谁有那福气将她娶回家去。
“唐姑娘,快请坐。”
二人走入韩村长家,立即感觉变得凉快起来,凉丝丝的,唐黛一看,原来韩村长家今天已经用冰了,看来这个韩村长家的家业的确不可小觑啊,她自己家里都还没开始用冰呢,何况她用冰还不花钱。
“韩村长,你家好凉快啊,你这是用冰了?这时候的冰可贵了!”
“哈哈,是啊,人老了,特别怕热。所以今天这一热,冰就用上了。还行,我这是冬天贮藏的冰,我家造了一个大冰窖,存放的冰足够这最热的时候用。”
“我说呢。韩伯伯,你这叫未雨绸缪,看得远,想得也远。”
“哈……小丫头就是会说话,听得人心里舒服。老婆子,老婆子,人呢?家里来客人了,快点倒些凉茶来。”
韩村长开心的与唐黛说了一句,扭了头,对着房间内扯着嗓门大声叫着自己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