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要打仗了

“行就立即办,别整天说这么多成语。”赵诚就转身走开了。

“你!”

蔡文姬险些嘴巴气歪,跺了下脚,却是也拿他没有办法……

火速回到县衙时天色将暗。立即差人去召见鬼脚七和刘启山。

“卑职见过大人,有和吩咐?”刘启山最先来到。

“像是要出事的节奏。”

赵诚语出惊人,“董平刚愎自用,无为军部署于溪山岗在政治上很猥琐,但军事上是败笔,王秀应该是会搞事的。咱们必须有行动了。”

关于这些刘启山也算有所耳闻,顿时小腿有些发抖,这尼玛根本不是办案了,是要打仗的节奏。老刘想来个上有老下有小的请假说辞,又素知赵诚根本不是书生,比较猥琐,便一副死了爹的模样,积极性很低。

城里的差人就这德行,或者说这时期大宋的军伍大抵也这样。不是伤痛大到一定程度、又没有强有力的传销领袖带领,骨子里的战意和血性不会轻易醒觉。

技术上来说,日子难过的底层苦人的醒觉难度,就要小很多。

热兵器战争更依赖于技术,但冷兵器对技术的依赖程度要小些,对战意心态的要求尤其高。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于是赵诚不强求,迟疑着道,“一,我不会要求你刘启山带队上阵,这叫强人所难,我知道你不具备这能力素质,那么去了也是送死。我去么,送死几率比你小些。”

“那是自然的,大人威武!”

老刘嘴巴顿时笑歪,感觉他这才叫实事求是接地气,也叫敢担当。

赵诚又道,“咱们新训练的队伍,我会带走五十人,其他的就交给你了,城里的安危你要捏在手里,不能指望任何人。我不在的期间,池州城必须进入半宵禁状态,持本官公文,立即从监押司手里接管城门指挥权。除裴知县外,不要听任何人命令。虽暂时依照大宋律开放城门,但严禁一切陌生人进出。”

“这个期间,可做可不做的事,一定不要做。譬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你和你的人能保证城门安全、能做到形势不对立即关闭城池进行宵禁,就算合格。丢了城门假设我又没死,那我保证你全家老小都人头落地。”赵诚道。

“大人的意思是……”刘启山迟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