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一下,白沉香充满信心的样子道,“书生你厉害了,你提供的这个弹弓神器说不上,最大的特点是易用性,我很有把握顶住王秀部的。”
赵诚和她不同,不悲观但是也没那么乐观。
是否能守住山寨还要看王秀部的纲领,素质,以及装备。总之人数和个人武力数值而言,羊山寨子输给王秀部的太多。
白沉香有个无比碉堡的系统技能《太祖心法》,军心士气凝聚力绝对不是问题,但战争毕竟是实力的对撞。
要说好当然是弓箭更好。在这时代训练出一整个编制的合格长弓兵,那真是天下我有的无敌概念。但关键就是成本和价格,这天下事说穿了它总能牵连到钱的问题。
兵部军造监的神臂弓那不说,以这时代的生产力而言要制作一把好的长弓,也基本需要一分钟几十个铜钱的那种大工匠,花费几年,走无数秘方工艺流程才能成型。
宋代不缺同时代技术,生产力相对古代岁月来说也很高了。
但现在赵诚接触兵事军费装备事宜,所以算是内行人了。那么在大宋官市上,要买一把大工匠制作的好长弓花费几何?答案是:相当于后世花费几万买部车。
大宋讲究秘方,这种技术活一定有很高的附加值,加之古代的技术生产力,没什么神奇的复合材料,就全部依靠技术和经验老道的木匠,以特殊木材处理工艺,反复定型,烘烤,风干,涂料等等工艺,来确定弓的耐用性以及推力。
神臂弓就是这种工艺的巅峰,也算大宋材料学的巅峰。拥有这种技术的人肯定是最顶尖的精英,于是集中在军造监拿着更高的工资生产神臂弓,神臂弓就会更贵。
至于普通厢军弓手用的那些弓么洗洗睡了,全是粗制滥造的心理安慰,严格说不是合格兵器,要不就是随便拉几下就折断损坏,要不射个母鸡还要距离近一些。
当然都头用的弓就不是烂货了,那真要花费近百贯采购了。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宋军费黑洞之大触目惊心。
假设大宋有五万个都头(事实上只会更多),仅仅这些中级军官的装备,还不连战马和盔甲工资和贪污,就需要大宋一年财政的百分之五填进去。
就是这样的原因,历史上大宋财政的八层都用于军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