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大仁不仁

元始诸天 弃还真 2227 字 6个月前

亦正是有着以闻渊明为首的一众老臣竭力辅佐,吕国才能在群狼环伺之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稳坐豫州一大霸主之位。

身为幼主的荀天明,稍稍沉默了一下,道:“外祖,国事有群臣辅佐,孙儿不缺方略之谋,吾吕国曾经受大乱,如今已是大治矣。”

“国运安定,一切井然有序,孙儿在国事上自无疑惑!”

年方九岁的荀天明,摇了摇头道:“孙儿尝读国史,知君父自南蔡起兵之艰辛,更知君父创业之艰险,但也常有一事疑惑,久不得释疑。”

闻言,闻渊明轻轻一笑,道:“明儿有何疑惑难解,尽管道来便是,阿祖到底比明儿多经历了一些坎坷,或许能为明儿解惑。”

“孙儿有劳外祖了,”

荀天明躬身一礼,转而席地而坐,瞥了一眼凌烟阁供奉的两大宝物后,随即将目光投向闻渊明的身上,稚嫩的小脸上满是严肃。

经过了十载春秋的国运沉淀,这两大宝物愈发神物自晦,除了一丝丝金光不时跳动,俨然如同两件凡俗物什一般。

虽然,两大宝物是国之重器,就是荀天明身为吕国新君,也不能时常的把玩,最主要是避免两大宝物散发的玄妙力量,将荀天明这个幼主震伤。

可是荀天明自幼就经常出入凌烟阁,对这两件威震豫州的第四品宝物,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自然不会再有任何的好奇心。

荀天明一脸认真,道:“孙儿读国史,阅殷史,遍览诸国史,长能见到天生神人,一力能敌万军,一人可摧城破国。”

“只是,武道圣人镇压一国,天人神魔威压一州,大殷天子至高无上九州共尊。孙儿却不知力量强弱,与国家强弱有何关系,与万民福祉又有何关联?”

“孙儿所读诸史,知大国披甲之士百万,战车万乘,国富民强,自是堂堂大国。而小国兵不过十万,战车不过千乘,国小民弱,以此区分。”

一边说着,荀天明的眉头紧紧皱起,道:“然而,诸侯之中国小者,但有天人镇世人间,却能得一大国名器。而诸侯大国者,却因无有武道圣人当朝执宰,而屡屡被小国之辈讹诈。”

“这一方九州天下,大国、小国、强国、弱国,莫非不是以国人多寡贫富区分,而是以天下武力强弱,进而划分的?”

闻渊明苍白的须发,无风自动飘扬而起,笑道:“明儿是想问,国势与民生,或是国力与武力,到底孰轻孰重?”

“是的,孙儿正是想问国力与武力,究竟有无轻重之分,孙儿学治国安民之策,又学武道强身之术,这二者都有轻重之分,孙儿想知道该有何侧重。”

荀天明直视闻渊明,个人武力的强大与否,对国人并无多少好处,国人该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是会吃不饱穿不暖。

只是个人武力上的强大,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国运的标准,若没有一尊真正的强人镇压国运,就是再富强的国家,也只是一头头‘肉猪’,随时等待着被人宰杀。

“国力与武力,”闻渊明抚须而笑,道:“明儿能想到这个问题,可谓是入了为君之道的个中三味,发前人所未想。”

“这很好,读史就是要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则可以明得失,天下之事大同小异。”

“明儿,你应该知道吕国荀氏从何起家的,荀氏自天子驾前御夫而起,经历数代积累努力,方才得天子敕封为诸侯。”

“此后,荀氏先人兢兢业业在豫州荒蛮之地开拓,又历宣子、简子、襄子数代辛苦,才能为爵封伯、封侯。最后到了武侯之时,武侯以他的赫赫武功,一举奠定了豫州霸业的基础,这就是荀氏吕国兴盛之路。”

荀天明拱手向着凌烟阁供奉的诸位神主牌一拜,道:“孙儿知先祖开业不易,不敢有一日懈怠,时时战战兢兢,为此宿夜难寐。”

闻渊明摇了摇头,道:“老夫与明儿说这么多,不是想让明儿知道先祖创业不易,而是要告诉明儿一个道理,没有武力就没有国力,拥有着强大的武力,必然就是强国、大国。”

“所谓的国富民强,民强国富之论,只是自上而下的愚民愚智之策,若没有强大武力威慑,再广袤的国土疆域,再多的兵车战甲,也只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腐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