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来安北,我们是不是提前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一下?还是……”邓宁临试探着问了一句。
他已经犹豫很长时间了,不提前向省里汇报,将来省里领导知道后肯定会很不高兴,进行秋后算账;可通报省里,又不知姜老同意还是不同意,所以左右为难。
苏志川沉吟了片刻:“邓书记,还是向省委汇报一声,毕竟,首长出行,也不可能瞒得住省里。但是,我建议你只向主要领导当面汇报,不要扩大范围,免得消息扩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外,我回去向首长汇报以后,会跟你们省里的主要领导通通气,这一点你放心。”
苏志川的话里不乏暗示。
他的意思当然是暗示邓宁临要赶在他代表姜老和中央有关部门向省里通报之前,当面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免得让省里领导吃味。
邓宁临长出了一口气:“多谢苏主任,谢谢!”
……
苏志川在邓宁临办公室一直停留到下午三点才离开,他拒绝了邓宁临的饮宴邀请,乘坐当天下午的火车返回京城。
他这一行,跟邓宁临定下了姜老来安北的具体时间——4月21日至23日三天,同时确定了相关的活动安排。
姜老4月21日乘机飞抵北方省城机场,然后驱车直奔安北,大概中午时分到达安北,入住安北宾馆,吃午餐。午餐后休息,接见北方省委省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和安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听取工作汇报。
4月22日上午,去民兴县鹏程镇拜祭王家岔子起义纪念碑,献花篮。同时出席王家岔子起义纪念馆奠基仪式,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4月22日下午,走访鹏程镇普通农户。
4月23日上午,参观安北市康桥企业集团下属的电动车公司,走访拜望抗日老战士朱世兵。中午在安北市用午餐,午餐后休息一个小时,然后乘车奔省城机场,飞回京城。
这是姜老三天的主要活动日程安排。
初步计划是这样,如果有变化再做调整。
邓宁临办公室。
安知儒将门关紧,邓宁临满面笑容地热情道:“苏主任,请坐。知儒,泡茶!小骆,你也坐。”
苏志川呵呵一笑,矜持着:“邓书记真是太客气了。”
邓宁临笑着坐在了苏志川的对面,以示礼貌。骆志远则坐在了苏志川的旁边,苏志川笑了笑,也没有说无用的废话,直接道明来意:“邓书记,我这次来安北呢,受了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的委托,来给老首长来安北打打前站。接下来,少不了要麻烦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要让邓书记费心了。”
苏志川微微客气了两声。
邓宁临微笑着难掩内心深处的兴奋:“苏主任,老首长能来安北检查指导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我们安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无比荣幸!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欢迎老首长莅临安北,有什么具体指示,苏主任但请明言!”
苏志川笑着扫了骆志远一眼,“老首长这一次能同意重返安北走一走看一看,说实话,志远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不是志远同志再三进言打动了老首长,相信首长也不会决定下来。”
邓宁临目光一凝,望着骆志远微笑不语。
骆志远赶紧谦逊地表明态度:“苏主任,老首长主要是对故乡、对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跟姜老说了,现在的安北,在以邓书记为班长的市委市政府一班领导的带领下,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所以首长才同意在适当的时间下来走一走,指导一下家乡经济发展。”
骆志远不得不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将皮球又推给了邓宁临。
苏志川嘴角浮起一丝笑容,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在来市里的路上,我听志远同志说,安北市正在推进纪念王家岔子起义55周年系列活动,重修树立了起义纪念碑,举行了纪念活动研讨会,同时还准备筹建起义纪念馆?”
邓宁临投向骆志远的眸光中掠过一丝赞赏,他想说的话骆志远提前说了,这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无形支持。他笑了起来:“苏主任,王家岔子起义在我们安北地方党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是我们北方地区抵御日寇保家卫国那段惨痛历史的最佳见证,我们全市数百万人民群众会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弘扬王家岔子起义革命精神,是推进改革开放和重塑时代精神的一个有效契机,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这种契机,继续……”
邓宁临侃侃而谈,见邓宁临如此说着官话和套话,苏志川未免有些不耐烦,他心说我大老远跑下来可不是为了听你唱高调。
邓宁临是何许人也,见苏志川情绪微有变化,立即就打住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开始趋向正题:“我们正在筹建王家岔子起义纪念馆,作为本市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我有这么一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苏主任,我们想在姜老下来的第二天搞一个纪念馆奠基仪式,邀请老首长出席,同时请老首长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苏志川矜持着沉吟着,“我会跟首长说,首长同意不同意,那还要看首长的意见。”
邓宁临赶紧陪笑:“那是,那是,麻烦苏主任美言几句了。”
骆志远在一旁看着威严不可一世的邓书记竟然对苏志川流露出几分谄媚的味道,心里不由暗暗感慨。在官场上混,哪怕是个性刚强如邓宁临,在该低头的时候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