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使用香料的历史悠久,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皇帝神农时代,就有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
当时人类对植物中挥发出的香气已很重视,闻到百花盛开的芳香时,同时感受到美感和香气快感;将花、果实、树脂等芳香物质奉献给神,芬芳四溢而达到完美的宗教境界。
因此,上古时代就把这些有香物质作为敬神明、祭祀、清净身心和丧葬之用,后来逐渐用于饮食、装饰和美容上。
在夏商周三代,对香粉胭脂就有记载,张华博载“纣烧铅锡作粉”,《中华古今注》也提及“胭脂起于纣”。
又有些书上介绍过:“自三代以铅为粉,秦穆公女美玉有容,德感仙人,肖史为烧水银作粉与涂,亦名飞云丹,传以笛曲终而上升”,可见脂粉一类产品早在三代已使用。
春秋以后,宫粉胭脂在民间妇女中也开始使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们消耗化妆品用量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齐民记要”里甚至都记有胭脂,面粉,兰膏与磨膏的配制方法。
“做饭都是肉桂,那岂不是是在烧银子?”
“嘿嘿,谁让人家那里香料多呢,听我们伯爷说,南洋到处都是香料岛,没看我们的船队都是归属于南洋贸易嘛,由此可见南洋在伯爷心中的分量。”
刘勇尽可能的将自己了解到的东西告诉大家。一方面,这算是完成船队交代的任务,另外一方面,也算是在帮助自己的邻居们。
“这南洋真的到处都是香料岛?”
问这话的是刘方,算是刘勇的邻居中最有钱的,当然,这是以前,现在肯定没有刘勇有钱。
所以刘方以前是接触过香料的,自然是对香料的价格有一些概念。
猛然听到刘勇说南洋居然有香料岛,眼睛猛的睁的大大的,希望从刘勇口里过得答案。
要是以前,刘勇这么说了大家可能就当是笑话了,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刘勇家是村里最有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