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长崎

太阳从海平面上慢慢的升起,照耀在渔船上,显得各色古香,闻着海风带来的那一阵阵淡淡的腥味,喜太郎觉得新的一天自己又是活力满满的。

自从自家的渔船开始往百济运输一些货物之后,喜太郎的日子就开始变好了。虽然倭国没有太多东西是百济稀罕的,但是百济出产的一些老山参之类的物品,在倭国还是有一些市场的。

靠着这些贸易,喜太郎家族有望成为长崎县的上层家族,自己有机会变为贵族,有自己的姓氏。

没错,现在的喜太郎家族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事实上,在倭国古代,平民家没有姓氏,但是贵族阶层就有了,尚武的武士阶层也会有。

倭国平民能够在名字前冠以姓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当时新政府推进“文明开化”和社会改良运动,除旧布新,同时标榜“四民平等”,取消了没有姓名的士、农、工、商的下等身份。

因为当时废除了封建制度,当兵打仗已经不是武士的特权,为了建立新的军队,需要向民间征兵,没有姓则难于征兵,即使征了兵,如果没有姓,也难于管理。

试想一下一个队伍里几十个叫“小明”而没姓的,是不是让人头疼啊!因此1870年初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从允许平民带姓到强制平民带姓。

不过,这也导致了倭国的姓氏和中国相比出现了很多很奇怪的地方,想必后世大家看日剧的时候也已经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奇怪姓氏都能看到。

家居在桥上的则称“桥本”或“桥尾”,家居在河岸或者海岸的则称“岸”,住在山下的则叫做“山下”,其他的有以所从事的的职业为姓的,如刷墙的称为“左官”、“人间”等等,不一而足。

“咦,这么早就有新的渔船出海归来吗?”喜太郎视力很好,迎着朝阳也看到了几艏船只出现在港口外面,“不对,长崎码头从来没有停泊国这么巨大的帆船,难不成是百济来的使臣?百济的造船技术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为了让长崎的倭国人充分见识大唐造船技术的先进,“互助香茶号”所有的帆都张开了,速度全开的往长崎码头驶来,一直到快要接近码头的时候才把速度降下来,然后也不管当地官员同不同意,直接靠岸停下来了。

以“互助香茶号”为首的南洋贸易船队这么嚣张的冲入长崎港,自然是吸引了码头上所有人的眼光,也有人火速的去到了当地县衙进行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