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西突厥使臣

一向看不出什么雄心壮志的李承乾,在看到大唐之外还有无数的陆地和海洋之后,居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充满了jiqing。

“师父,你说这罗马和大食都是和我们大唐一样国力强大,那么我们不断西扩的话,最终是不是会和他们起冲突?”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有利益,即使是些许的冲突,也无伤大雅。当年的丝绸之路多么艰难,沿途那么多国家,难道就没有一个和大汉有冲突吗,但是最终还不是克服了。”

“西域就已经离长安够远了,没想到那罗马居然过了西域还要走几千里,这不远万里的,走一趟就得一两年吧。难怪师傅说我们的丝绸到了罗马能够换回等重的黄金呢。”

“其实,还有一种更快的办法,一次性运输的货物也更多,但是风险也更大。”

“什么方法?”

“海运!”

基本上,李承乾现在每天都要缠着张华讲解一番世界地图上的东西,虽然有的时候李承乾也在怀疑张华怎么知道这么多,不会是瞎说的吧,但是还是经受不住好奇。

李泰则不一样,除了听张华讲课,剩下的时间就在张华给蒙学建设的实验室里面,或者跟房玉一样跑到机器作坊,跟着阿牛造机器。

搞得张华有点担心哪天李世民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爱好都变了,会不会找自己麻烦。

贞观元年的冬天,互助村注定是不平静的。沣河边上新修建的码头,即使是在大冬天也热闹非凡。

水泥、瓷器、铁锭……

不管是哪一种产品,现在都供不应求,陆续不断的船只将张家作坊出产的物品运走,换来南方的大米和其他张家有需要的物品。

之所以大规模的收购大米,主要是为了酿酒的考虑,有了土豆和地瓜的大唐,粮食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这个时候再将粮食酿造成高度酒,影响就没那么大了。

要知道,名品阁的“一杯醉”,现在可是供不应求呢,价格还高的离谱。

而大唐乃至周边的少数民族对高度酒的需求是无限的,哪怕张家酿造出再多的酒,也被人消耗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