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水泥作坊。
有了几千名灾民的加入,石灰石的产量很快就上来了,几处水泥作坊同时开工,源源不断的水泥就产出来了。
虽然水泥已经确定被用来修筑边疆的堡垒,但是不可能从长安城运过去。
为了让长安城的家家户户都见识水泥的用处,彻底打开水泥的零售市场,张华以成本价格购买了大唐水泥作坊的大量水泥,用来修建互助村到长安城的路。
互助村距离长安城安化门有十几里的距离,其中三分之一的道路是笔直的官道,这部分路不需要也不适合由张华去修建。
明朝沈万三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立在那里,张华可不想被人当肥猪杀了。
其他十来里路,因为平时走的人不多,主要就是通往互助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落,所以不管是道路宽度还是凹凸程度,都和官道没法比。
每次坐着马车颠簸着来回,张华早就受够了。
现在有这么多灾民,虽然各处石灰石矿上以及水泥作坊等处也勉强可以安置,但是一时之间人手终归是有些富余,刚好安排过来修路。
另外一方面,有了这条路的示范作用,不管是大唐官方还是各家勋贵、富户,都应该会萌生改善一下自家周边道路的想法吧?
再不济也把家中院子里的黄泥地用混泥土铺一下吧。反正目前放在蜂窝煤铺子上销售的水泥,价格似乎也不是贵的太离谱。
要致富,先修路!
这个后世烂大街的名言,现在的人不见得领会得到。
一次性出动上千人,在几个路段同时开工建设。沙石基本上都是周边现成的,稍微搞一搞就有了,修的路又是在原有基础上稍微拓宽然后铺上混泥土,可谓是一点技术难度都没有。
眼看着这水泥路一日千里……说的夸张了点,一日一里是差不多有的。
“东家,这水泥还真是好东西啊,以后朝廷要再修路可就方便多了。”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马周很是感慨。
“大唐的道路系统修建的越完善,对我们各家作坊货物的销售就越好,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大有好处,就是不知道朝中大臣们下不下的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