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敬业的梅子

不等张华自己动手,梅子就先泡了一杯茶,然后喝了一口。

张华拿过杯子也喝了一口,入口涩涩的,夹杂这一点茶香。总的来说比第一次要好多了。

“梅子,这样,我们在一旁点一炷香,然后每次炒茶的时候都记录下来每锅花了多长时间,也及时把锅温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样等到哪次的炒茶炒的很好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固定下来,这样我们每批次的茶叶就都会差不多了。”

虽然没有办法像前世的实验室一样记录每一次的炒茶,但是张华还是尽可能的实现标准化,这样以后才有可能真正的把茶叶作坊做大做强。

当然,就靠着北岸的那十来棵茶树,肯定是不够的,明年春天可以考虑开辟一处茶园了。

把炒茶试验的事情交给了梅子之后,张华又去查看了一下炼铁作坊和瓷器作坊的进展。考虑到这两个作坊都有一定的污染,虽然规模很小污染有限,张华还是把它们安排在了沣河下游岸边买回来的荒地上。

经过这段时间的施工,已经有点模样了。不过看着那用大石板堆砌而成的高炉,张华对这个年代铁匠的炼铁水平表示了担忧。

不管是炼铁炼钢还是烧瓷、制水泥,都离不开高炉。高炉作为承受高温的地方,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是很高的,后世的高炉都是用专门的耐火材料制成的。

虽然巨石也有一定的耐火性,但是不管是使用寿命和可以承受的温度,必然都很有限。

不过也没办法,不建设个作坊出来练练人手,张华即使有多啦给的现成的炼钢工艺,也没有办法把钢炼出来。

“少爷,按照这个进度,再有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开始炼铁了。”

负责张家炼铁坊建设的是阿牛的各个阿虎。

老茅家的三子一女都挺有意思的,老大不学家传的木匠活,跑去做铁匠了;老二更夸张,据说在秦岭里面找了个地方养鸽子,一年都不回来几次,也不知道他就怎么和鸽子较上什么劲了;也就老三阿牛继承了老茅的衣钵;而最小的女儿阿青则是跟着她娘练武,整体抱着一把剑,不过据说阿青的剑术已经小有所成。

“阿虎,速度虽然很重要,但是质量也不能放松,炼铁坊里面到时候装的是一炉炉的铁水,容不得任何闪失。”

张华有点担心阿虎太过心急,给搞出个豆腐渣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