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有关夏征烨的事情,经过一番打探,得出来的结果是,夏征烨乃是突夏国皇上与皇后所出的大皇子,自小天资聪颖,更是文武双全,仪表堂堂,乃是突夏国皇帝最为信赖与喜爱的皇子,十岁之时便定了太子之位。
随之而来的还有夏征烨的一副画像,画上人的模样,可谓是和这段时日在京都的夏征烨可谓没有任何的分别,正是他本人。
而第二个消息,是有关前线战事。
大秦邀突夏和谈,原本目的也是趁和谈之时,调兵遣将,打突夏一个措手不及,好将已经被占领的城池夺回,可突夏似乎早已料到了这一点。
城池城墙之上,寻常都会由士兵把手,可突夏却是将所占领城池的所有百姓全都赶到城墙上,组成了人肉一般的你护盾。
如此,倘若大秦将士攻城,就势必要将羽箭和长枪的对准百姓,杀光了这些百姓,才能伤到突夏国的士兵。
十几个城池,皆是如此,可谓根本无从下手。
前线没了办法,只能往京都送信儿,只说再仔细勘察,寻求旁的办法,不可操之过急。
听闻这些事的秦铭晟,气得红了眼,拳头重重的捶在了案几上头:“这个突夏国,简直是丧尽天良!”
“两国交战,百姓难免受灾,但堂而皇之将百姓当做人肉城墙的,当真唯有突夏国这等蛮夷才做的出来。”
秦叡泓也是怒不可遏:“士兵看到大秦百姓,自然是无法下手,而将领倘若强行要求士兵攻城,只会让将领乃至大秦落下一个冷血无情,不顾百姓的罪名,往后再有战事,只怕也会军心浮动。”
“即便都没有这些顾虑,即便是攻下了城,到手里的也不过是一个空城,往后只怕也只能是一个空城了。”
“突夏的这个做法,当真是其心可诛!”
父子俩一通的谩骂,随即都是拧上了眉头。
怪不得突夏当时占尽优势时,还答应了大秦的和谈邀约,更是肯将夏征烨这个突夏国的太子前来和谈,看来这手中当真是有了足够的筹码,更是早已预料到了大秦的手段,早早就做了应对。
但生气归生气,发牢骚归发牢骚的,这事情到底还是得想了办法应对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