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渝:……
陈思雪这时候心情倒是平静了一下:“两孩子哭,闹点事出来,多正常的事,你和长萍小时候不也喜欢吵架打架?我也没有觉得你们就无可救药啊?你看看你们,自己当父母了,有能耐了,满口的什么教育问题……额,你们就不是我们培养出来的?我也没见把你培养拐(不好)啊!”
陈思雪越说越来劲:“你们夫妻两忙,我们都理解,甚至为了让你们好好工作,我们主动照顾两个孩子。我们也没有找你们要什么吧?买零食买吃的,都是我们自己给的钱,还要我们如何对孩子?长玲也在,我就说实话,琪琪和小雨吃的零食比佳佳多多了,每次去幼儿园接他们,都会买东西。但佳佳有不平衡,有在闹吗?什么公平不公平,麻烦得要死,饿了的就多吃碗饭,不饿就少吃点,难道非要公平给人家不饿的也塞几碗饭?”
陈思雪的千言万语都总结成一句话——你们太小题大做了。
“我和你爸都几十岁的人了。难道还带不了两个孩子?”
用陈思雪的话来说,他们活了一把年纪,经验丰富,吃过的盐比他们走过的路还多,小两口别在外面看到别人说什么就觉得那是对的了。
所以谢长渝回到家里,倒是被自己母亲给教育了一通。
……
谢长渝走回谢宅的时候,只能够再次叹气了,好像除了叹气,他也没有办法做别的。
主要是他能够理解自己爸妈心里的委屈。
为了让儿子儿媳妇更好的工作,他们都帮你们看孩子了,结果一出这么点小事,就立即甩脸色,还把孩子直接抱走,这多让父母寒心?
当长辈的本就是不求回报,虽然说是他们不要儿子儿媳给的生活费,但他们确实是在付出,不管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结果就换来了这样的否定。
谢长渝走回谢宅,这时候林素美还没有睡,守着躺在床上的谢嘉琪。
林素美听到了动静,也没有回过头。
“谢长渝,我们把孩子带走吧!”
她说的不是疑问句。
林素美一个人也想了很多,她以前觉得,若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就不要生孩子,因为孩子始终还是由父母带比较好。
但她和谢长渝,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他们只会越来越忙,难道一辈子不要孩子吗?很显然不可能。
于是她妥协了。
生下孩子后,他们依然很忙,这是现实,也是一种无奈,于是把孩子交给两边的老人带。
她也不想去说两孩子现在是谁的责任,因为没意思,与其去想谁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如去想如何解决问题。
她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把两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由他们自己带孩子。
林素美想了想:“我想过了,我们可以请个帮佣,帮着带孩子,这一两年我们自己带孩子,亲自教他们学习,幼儿园学的东西并不多,我们都能够应付,还可以教他们英语,这个东西应该从小培养……你觉得呢?”
这时候林素美才转过身,看着自己的丈夫。
“那得和爸妈商量。”
林素美点点头,这是肯定的。
谢长渝走上前,轻轻的拥住她:“会不会怪爸妈他们这么顺着孩子?”
只要孩子喜欢,不管健康不健康,都会买,不买孩子就哭。
而他们的理由也只有一个——我有什么办法,不买她哭的嘛!
林素美挤出一个笑容来:“怪他们什么?孩子原本就是父母的责任,不管他们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的责任最大,哪怕是因为我爸妈和你爸妈的关系,那何尝不是我们的放任?”
谢长渝扯了下嘴角没有说话。
不拿别的地方比,就拿九山村的人来说,十个孩子,六个就是爷爷奶奶带孩子,两个外公外婆带孩子,还有两个是亲生父母自己带,父母带孩子的家庭,也多是无奈,要么是婆家比较极品还那么运气差的娘家老人那边也出问题,这些人羡慕得很那些有老人带孩子的家庭。
下一辈的孩子,都默认了是爷爷奶奶带孩子,要说爷爷奶奶没有责任,怎么可能?
虽说说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这不过就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法而已,真换成现实,完全不行,就不说爹妈都出去打工的那些特殊家庭了,就算留在家里,父母也得干活什么的,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除非不去赚钱,大家一起饿死。
谢长渝抱住她没有说话,他觉得以他爸妈今天的态度,很明显是不会让他们把孩子给带走的。
之前有几次,他们把孩子带去云市,让孩子去玩就能看出老人的态度。
陈冬梅还好点,因为她孙子多,家里本来就热闹,对两外孙外孙女不在,也就嘀咕两句。
可陈思雪就不同了。
谢家虽然有一个佳佳在,但佳佳的性格本就内向,虽然现在比起以前来说,已经好多了,可家里依然冷清,有了谢嘉雨和谢嘉琪,家里才会热闹起来。
虽然陈思雪和谢明有时候也会觉得谢嘉雨哭得闹心,觉得这孩子有点浑,烦得很,可孩子一不在家,那差别就体现出来了,一天不在,还可以忍一忍,好些天都不在,那都是没有办法忍了。
那天谢长渝和林素美把两孩子给带回来时,谢明和陈思雪一听到声音都亲自跑去接。
可以想象两个老人对这两个孩子的思念。
那也是谢长渝和林素美接他们电话最多的时期,天天都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去。
让谢长渝都笑,自己爸妈有了孙子孙女,早把他这个儿子忘一边了,打电话只知道问两孩子,半点不问问他这个儿子怎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