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议。”
“臣附议。”
“嗡嗡嗡。”大殿上议论纷纷。
李承乾很高兴,眼下的朝堂比起以前的朝堂,有了更大的进步,人们尽管也会有不同意见,也会有争论,但是却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帮派之间的恶意攻击。朝堂干净透明,空前的团结。
出兵岭南道和倭奴国的决定就这样通过了。
李佑决定带着大将李道宗、薛万彻,侯成、高通和5000名飞虎军、登州都督府的1万原东征军、程处亮的百济都督府的1万唐军,以及5万名高句丽新军、新罗和百济各2万军队,海军大部,参加攻打倭奴国的战争。
此时,九州国拥有3万军队,在那里还有2万高句丽新军。这次参与作战的军队总兵力达到了20万人,海军舰艇231艘。
军费从各国捐献修建永安宫多余的资金中拿出了1200万贯,新罗和百济各负担200万贯,扶余国负担100万贯,在百济、登州和济州岛建立了后勤补给基地。
西北王府。
李佑开始准备东征倭奴国的事情了,西北王府门庭若市,军方将领纷纷前来请战,或者为自己的之侄争取参加这场战争。
这天下午,在王府的客厅里,三位年轻的军官正在等候李佑的接见。
坐在靠近门边的一人名叫李谨行,22岁,浓眉大眼,身材高大魁梧,22岁,靺鞨。
从左到右第二位叫王方翼,23岁,中等身材,身材粗壮,方脸盘,皮肤较黑,并州祁人,其祖母为唐高祖李渊之妹同安大长公主,岐州(今陕西凤翔)刺史王仁表之子,现任金吾卫从八品旗牌官。
第三位叫程务挺,21岁,中等偏高身材,眉清目秀一表人才,洺州平恩人,东夷都护程名振之子。现任监门卫正八品队正。
这三位可是后来威震四方的大唐名将,现在是藉藉无名下级军官。
这三位小将出身贵族,一个个傲气十足,可是他们听说西北王殿下要接见他们,却一个个激动不已,按时来到了西北王府。
不久以后,正在西北王府的李道宗陪着李佑过来了。
李谨行等三人急忙起身行礼说道:“臣等见过西北王殿下,见过李郡王。”
李佑招呼他们坐下,跟他们闲聊了几句家常,问道:“我这次要去打倭奴国,你们可愿意跟着去吗?”
李谨行等人可是名将种子,他们的心中早就充满着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渴望,马上一齐回答道:“臣等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