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就在前几天,刘仁轨发来了电报,说前去迎接远洋舰队的那支分舰队失去了联络。儿臣也多次跟他们进行联络,也没有联系上,儿臣已经责成南海舰队继续派人前去寻找。
这几天,儿臣看到您刚刚回来,就没有将此事向您禀报,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知道李佑是体贴自己,不愿给自己刚刚经历了庆典的美好心情添堵。他没有责备李佑,只是问道:“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李佑说道:“应该没事儿的。海军舰队舰船的质量足以抵御较大的风浪,航线上的水文气候资料都很完备,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儿臣猜测是电台本身出现了问题。
如今的电台全部是手工制作,质量难以保证。他们又仅仅携带了一部电台,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现在这样的无法联络的情况。”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海军的表现一向很好,我也认为不应该是他们本身出现的问题。电台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电台生产的情况如何?”
李佑说道:“父皇,儿臣正在组织人马,不断地改进电台的加工工艺,产品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产量也比以前有所提高。目前大约每个月能够生产30部电台了。”
“很好,不过,你要设法进一步增加电台的产量,我希望在将来让大唐所有地方州府和各个军府都能装备上电台。”李世民说道。
“儿臣遵旨。”李佑说道。
李世民说道:“我已经下旨让所有在外地的皇子,和嫁到外地的皇女回长安参加泰山封禅大典。不过,等到泰山封禅大典完成以后,你就留在长安吧。
今后朝廷要实行新的抚民以静的政策,重点要解决移民问题、工商业、格物发展问题和朝廷内部的调整问题,至于边境问题就交给别人去处理吧。”
这是李佑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他要是留在长安,就难免会遭到其他的皇子们妒忌,在跟李承乾相处的时候,也必须要更加谦恭小心。李世民年纪大了,会越来越固执、脾气也会越来越大,李佑留在长安日子肯定会不舒坦,哪里像在西北道称王舒坦呢?
面对着李世民的抬举,李佑不能直接推辞,他想以后再找机会推辞此事。他说道:“儿臣遵旨。不过西北道……”
“你不要有什么顾忌,西北道还归你管,有什么事情,用电报指挥他们就行了。”李世民说道。
这一刻,李佑忽然发现有电报的弊端了,否则的话,他就能够安安生生地在西北道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离开了两仪殿,李佑前往东宫求见了李承乾。
李佑把自己跟李世民谈话的内容告诉了李承乾,李承乾高兴地说道:“五弟,这样可太好了,我正在发愁呢。”
原来,李承乾得到了消息,李泰分别央求了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要求留在长安为他们尽孝,长孙皇后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好,眼看着自己的其他的儿子都在长安,李泰一个人孤零零的漂流在外地,有些同情他。不过,她是个识大体的人,顾忌其他非得嫡生皇子们以及他们的母亲的感受,没有答应李泰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