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大明匠相 南极 1559 字 9个月前

李峰点了点头,说道:“开源节流,二者必不可少。开源可以让一个国家走上鼎盛,节流则可以让一个国家避免衰亡。过去,我们将开源,就要讲重视农业,无非就是要多增加点土地,多产点粮食,多增加点税收。但其实财富有很多,粮食是财富,工业产品也是财富,陆地和海里的资源也都是财富。以前的圣人之学,重在如何分配财富,却很少有关于如何增加财富的知识。所以,圣人之学,在这方面是有不足之处的!”

听到李峰这么评论孔老二,杨涟的嘴角跳动了一下,但是还是忍住了。

李峰又接着道:“而且,传统中,将那些建筑、钢铁厂等等行业都归为经商,这也是不对的。商业乃是从事流通,他们并不创造新的财富,只是赚取财富的差价。但是那些工厂都是能过生产商品,创造财富,这些应该被叫做工业。在当今的大明,应该是有着农业、工业、商业等这些产业。过去,咱们口口声声喊着重视农业,这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一味地排斥工业和商业。这就导致了社会的财富生产只局限在了农业中,财富总量没有增加,最后再聚集到了少数人的手里,就必然导致大多数人贫穷了。”

杨涟咧了咧嘴,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可是,若是不重农本,天下不稳啊!”

李峰点头道:“大洪先生说的极是,天下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活,少了那一个方面,都不行。而且,原先清流口口声声说的那种重农本,是真正的重视农业生产吗?非也!大洪先生您自己也清楚吧,那些人口中的以农为本,居然是拿税收来重视,向农民征收重税就是重视农本,向商人收税就是不重农本。如此谬论,居然还付诸实施。从万历后期开始,屡屡向农民加税,还有各种摊派饷银,增加了数倍不止,以至于许多的农民无法活命,只好依附于士绅。”

杨涟再次被李峰说了一个哑口无言,这种情况他是了解的,虽然屡屡上奏要求禁止这些士绅兼并土地,但是却没有什么效果。

李峰接着道:“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个所谓的以农为本是谁制定的?自然是这些士绅官僚。他们为什么会要维护这种制度?是为了百姓吗?非也!是为了皇帝和朝廷吗?非也!这只是因为他们是士大夫,是皇帝批准了有特权的士绅,他们种地不用纳税,他们在官府中有权力。所以他们才会极力的维护这种农税的制度,而极力反对对商业征税。但是他们是反对商业吗?非也,您想想,那个官员的家族中,没有大量的产业?这些产业赚取了大量的银子,却没有向朝廷上缴一两银子的税赋。所以,维持这个所谓的农本,绝对不是忠君爱国,只不过是为了他们的私利而打出的旗号罢了。”

“所以你便搞了那个什么工商局,变相地对商业收税了?”杨涟问道。

李峰点头道:“是的,如今从工商业上的税收,已经是农业的十倍有余。从前年开始,陛下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的税赋,在遭受是灾害的地方,全部免除了农业的税收。加上这几年大量修建了水利设施,使得许多荒地变成了良田。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拖拉机等机械已经开始在推广,将来会有更多的农田可以被开垦和耕种。还有,陛下已经下令让农学院加大研究的投入和力度,有朝一日,我们农田里的粮食的产量可以增加一倍甚至更多,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可以让更多的人吃得起肉。您说说,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重视农本呢?”

杨涟听完,点了点头,对李峰道:“确实如此,国栋说的在理!”

李峰又接着说道:“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现在在大明,陛下是大力提倡新学,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