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剿抚并行

大明匠相 南极 1621 字 9个月前

朱由校也是砰的一声重重地拍在案几上,说道:“立即让督察院派出钦差,彻查陕西,同时,朕要让锦衣卫同时进行查访!”

李峰接着说道:“如此甚好,只有将这个案子查清楚了,将那些逼迫老百姓造反的人抓起来,才能谈得上安抚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等到这流民暴动被平息之后,该如何善后?”

魏广微愣了愣,开口说道:“如何善后?先进行赈灾,等开春了之后,再重新耕种不就成了?”

李峰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这样赈灾,何时是个头?微臣看过了一些地理书籍,知道那陕北一带属于高原地带,沟壑纵横。可是大明立国以来,那一带慢慢人口多了起来,沟里能够耕作的土地基本都已经被开垦完了,便向山坡和山脊上种地。可是如此一来,那些没有水源之地,就只能靠天吃饭。前面微臣已经说过了,这种干旱的天气还要维持数十年,那陕北一带的干旱就会是常态。所以,这次赈灾善后,我们不能采取一般的办法,而是应该采取两种办法!”

“第一,就是以工代赈。我们要在陕北一带的河流之上,修建水库,水渠等设施,将水在夏天的时候蓄拦起来,这样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放出来灌溉田地。但是修建这些设施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物力可以由朝廷出资,但是这人力,就需要那些灾民来出。他们出力,朝廷出物,出技术,修建水利设施,并且按做工给他们报酬和粮食。如此一来,让这些灾民有了收入,能够填饱肚子,每天劳作,自然就不会起来闹事了。”

“第二,就是进行迁徙!现在陕北一带山多人多,可耕作的地方少。不如将这些没有饭吃的灾民迁徙一部分到辽东、台湾和澳洲,正好填补那一带的劳力空白!他们去了之后,每人分上一二百亩地,自然不是问题。”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流民没有了,自然那流民暴动就不攻自破了。要知道咱们的老百姓其实是最安分的,只要有一口饭吃,只要不会饿死,就不会轻易的起来造反。否则的话,今天杀了王二,明天就会有张二、李二起来造反,越杀越多。”

说完了这些,李峰看了看各位大臣,接着说道:“至于那些造反的流民,现在据说有三四万人之多,也有说有十万人的。我看这都不可怕,在皇家陆军面前,这些流民几乎是没有反抗能力的。但是我建议陛下要下令,要皇家陆军迅速取胜,歼灭首匪,但是尽量少杀伤那些被裹挟的流民。毕竟,一方面这些人都是被挟裹的,身不由己,另外一方面,我们大明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人力啊!所以,这次进剿,应当是进剿与安抚同时进行。”

“一方面,命令皇家陆军派出精干部队,迅速抢占要道,将那些叛军分割压缩到有限的几个区域内,防止他们流窜成片。然后官府和商家出面,对被控制地区的老百姓进行甄别,疏散。该移民的移民,该招工的招工,该赈济的赈济,这是对叛军进行釜底抽薪。薪没有了,火自然就无法蔓延。另一方面,对于叛乱地区,要军事手段和攻心手段同时应用,一方面争取民心,一方面镇压顽固分子,这样才能迅速地扑灭叛乱。”

李峰这番话说完,朱由校连连点头,吩咐内阁和各部赶紧按照李峰的思路拟定方案,并且指定李峰全权负责统筹陕西平息流民暴动的事情。

很快,皇家陆军第二军和第三军的部队便迅速展开,以团为单位,迅速占领了陕北各地的交通要道和隘口,将叛军高迎祥牢牢地压缩在了安塞、肤施一带,将王二的叛军压缩到了澄城、韩城一带。与此同时,第一军的两个师从宣大府西出,向晋城、临汾一带运动,防止山西叛军窜过黄河。

皇家陆军的身后,紧跟着的就是奇趣阁、建筑商行、铁路建设公司、远洋商行等商家的招工人员。

从督察院派到陕西的钦差右都御史熊明遇一路杀气腾腾地到了陕西,立即就宣布暂停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职务,回京等候调查。然后熊明遇就很快开始彻查了陕西的赈灾问题。

在熊明遇查证的同时,一干锦衣卫在杜峰带领下,悄悄地潜入了陕西各地开始调查。